第136章 转机
作者:文云渚   宫墙雪最新章节     
    满宫皆是素白。
    孙福儿披麻戴孝的时候,都是神情恍惚的。
    这是个荒唐的世间。
    荒唐到上一瞬间不知道下一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孙福儿坐在宫里,紧紧地抱着皇次子。
    皇次子很小,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小嘴皮动着,往外吐着泡泡,根本不知道外头的天都变了。
    其实,孙福儿心里知道,对她来讲,潞王上位和皇长子上位,没有什么区别。
    她们的日子肯定是比皇帝在的时候要糟糕。
    上位者心肠软一点,她们母子还可以活命。
    要是心肠硬一点,孙福儿都不知道她们会是什么个死法。
    可上位的人哪有心肠不硬的呢?
    到底他们的存在就是威胁。
    永寿宫里的气氛也怪怪的。
    郑嬷嬷、安音等几个还好。宫里拨来的大多都心情浮躁。
    他们这帮人对孙福儿的忠心是建立在实在的利益、严苛的宫规之上的。
    这帮底下人原来以为跟着孙福儿好歹有份不差的出路,再加上执行宫规很严,所以暂且歇了背主的心思,安生当差。
    但此一时彼一时。
    这帮宫人得赶紧为自己找路子了。
    难不成要他们大好年华一直耗在一个太嫔身上?
    孙福儿直接道:“有想走的,又能走的。一人在本宫这领十两银子走人,也算全了主仆一场的情分。”
    她干过宫女。
    知道内务府拨来的太监宫女们都是什么心思。
    反正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而起了异心的人留在身边反而会坏事,倒不如就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反正宫里的奴才们总不会在一个地方一直干下去,一辈子很可能会伺候多个主子。
    果然,不少人纷纷请辞。
    到了黄昏,永寿宫里少了大半人。
    在凉风里,孙福儿感受到了秋天的寒意。
    但出乎孙福儿的意料,周经反而留下了。
    孙福儿道:“周经,你是个聪明人。跟着本宫,未必会有好下场。”
    周经道:“奴才知道。但皇次子殿下在,日子总是有盼的。”
    他已经在孙福儿身边熬到最大的太监了,连胡瑞在他跟前都要往后挪挪的。
    此时,他如果去换地方,肯定是要从下头往上走。但他已经不想过被一群人呼来喝去还踩踏的日子了。
    孙福儿对周经不错的。他此时此刻顶着孙福儿身边管事太监的名头离开,人家会觉得他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肯定不会重用他的。
    所以周经脑子里过了好几个弯,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下来。
    反正再坏也不过就是孙福儿和皇次子“被”意外。
    皇家要脸。
    处死一个皇子,必须要皇子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
    而皇次子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孩,根本不可能去谋逆。
    所以,上头人真不想让孙福儿和皇次子活着,也不会明着搞。
    真到了孙福儿和皇次子没了的时候,周经再离开,就是顺理成章了。
    前主子都不在了,他自然可以重新选主子。而且还能保一个忠仆的名声。
    况且那只是最坏的结果。
    万一要是皇次子活了下来,将来再差也会是一个郡王。
    那周经跟着出去当个王府的总管太监,在自个的地盘上也能舒舒服服的。
    周经道:“奴才愿意伺候娘娘和皇次子殿下到头的。”
    孙福儿道:“那行。”
    周经道:“现在都乱套了。说什么消息的都有。奴才听说,刚才祥嫔从灵前被潞王派人拎出来了。”
    什么!
    祥嫔,她是皇长子的生母啊!
    要是真按照礼法,皇长子是下一任皇帝,祥嫔就应该是太后的。
    但现在,应该是不可能。
    孙福儿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潞王这是要对祥嫔和皇长子下手了么?
    孙福儿摸着心口:“谁说的?”
    周经道:“之前和奴才认得的一个太监过来说的。乾清宫所有人都给换了。他们是从行宫那边调来的。”
    孙福儿眸子暗了。
    天子没了,天子身边的人也未必能在。
    孙福儿道:“愿意留下来的。差几个人出去打听一下情况。”
    “现在多打听一下。就怕再过一阵子,咱们就给关起,都不给外出了。”
    “要不了多久就会想起我们的。”
    孙福儿的脑子飞快地转动。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孙福儿站起身,直接拿披风裹住皇次子,道:“赶紧收拾一下,带上日用的,带上咱们的细软,赶紧出去。”
    “万一给困在永寿宫,就麻烦了。”
    郑嬷嬷道:“孙主子,您可是想去寿康宫。”
    孙福儿道:“是。”
    她和慈宁宫没什么往来,倒是之前常去寿康宫。
    而且据孙福儿观察,太后对她算是不错的,之前太后已经答应在危难之时,对她伸出援手。
    现在就是危难的时候。
    孙福儿觉得自己再在永寿宫住下去,就是等死了。
    总是要出去试试,才可能遇到转机。
    还是那句话。
    身为皇家,最外头那层遮羞的体面是不能丢的。
    对潞王来说,太皇太后是嫡母,太后是嫡嫂。
    他想要在礼法上占据优势地登基为帝,就必须要得到这两位的点头。
    大行皇帝走得太急,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潞王只有奉太皇太后、太后的慈谕,才能越过皇长子,顺利称帝。
    不然,他就是篡位的。
    哪怕日后潞王政绩再好,在取得帝位这方面都是会被史书记上一笔,被人永远诟病。
    所以,太皇太后、太后暂时是不会有性命之忧。
    尤其是太后,潞王就更不会把她怎么样了。
    到底太后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背后支持她的早就在多年前就给灭了,如今在的,也就是一群需要靠着太后名声过活的秦国公府。
    对于不构成威胁的人,潞王肯定很乐意去善待,争个好名声。
    所以,趁着永寿宫还能进出,孙福儿赶紧挪到寿康宫去。
    她打算就抱着皇次子赖在太后身边了。
    到底太后是皇次子的亲祖母,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遭殃。
    郑嬷嬷带人赶紧收拾好了。
    孙福儿抱着孩子,迅速抄了近路,直接往寿康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