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比拟泰山封禅的荣誉?成吉思汗的尊称!
作者:七月冷热冰   开局一座城,隋唐豪杰都是我小弟最新章节     
    天竺开往新城的列车上。
    西域各部的百姓,异常兴奋,纵情高歌,好不热闹。
    能参加陛下亲自钦定的奥运会,一睹新城的繁华和陛下的风采。
    对于他们来说,必是终生难忘之事。
    车厢中,各族百姓呼朋唤友,载歌载舞,直到入夜。
    但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在火车最前头的官员专属车厢上,鸦雀无声,寂静得可怕。
    仿佛这场百年难遇的盛会,与他们无关一般。
    这些官员,来自西方各地,皆是一城或一州之执牛耳者。
    可如今前路未定,他们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能镇守或治理一州之地,必是熟读史书,万中无一的人才。
    对于历史上,开国功臣的下场,他们心中清楚。
    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富足。
    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已无用武之地。
    等待他们的,怕是万劫不复,家族尽灭的下场。
    毕竟,这些年在封地上的所作所为,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
    众人心中忐忑,忧愁难免,车厢气氛极为压抑。
    不知是谁,终于受不住,拉起话题。
    “陛下此次召我等西方将领入神都参加大会,大会过后。”
    “我等是留京……还是……”
    此话一出,道出众人心中的疑惑。
    往常在封地一言定人生死的封疆大吏们,此时都不发一言。
    十分谨慎,四目相对,期待有人能为他们解惑。
    沉默半晌后,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车厢前面传来。
    “此次陛下除了召集诸位参加大会,主要还是让诸位贤达见证陛下泰山封禅的庆典。”
    “诸位皆是在功德林有名有姓的功臣,怕是会同陛下封禅泰山。”
    “向天上的神明传达,我圣新王朝的创就盛世之功!”
    话音刚落,众人心中一喜,心中大石落下。
    齐齐将目光投向说话之人,正准备出言讨教。
    当看清说话之人时,众人心中又是一沉。
    说话之人乃是天竺都护府的当权人,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杜如晦。
    自从魏征鲜少过问朝政,只盯着陛下的操守。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从众多文臣之中脱颖而出。
    两人治理的天竺、高句丽如今繁华程度,不输神都新城。
    再加上,众官员对只会拍马的右丞相许敬忠不喜。
    两相对比,众官员愈发推崇房谋杜断二人。
    杜如晦更是功压房玄龄,乃是继魏征之后。
    圣新王朝声望最高的文臣之一,功德林中排第二的文臣。
    这样的功臣,当然不惧入神都。
    刚刚杜如晦所说,与他们没有半点参考价值。
    他们如今的处境,好似现在所处的列车。
    不知前路风光,只能不断前行,若强行跳车,只能粉身碎骨。
    杜如晦注意到周围投来的目光,轻咳几声,朗声开口。
    “诸位无需过分担忧,陛下乃是千年不出的圣明之君。”
    “绝不会苛待诸位有功之臣,此次陛下举办大会,意在与民同乐。”
    此话一出,众官员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
    他们皆是远离神都的将领,对神都之事只能通过新城快报得知一二。
    神都具体发生什么,最新的政策风声,不如杜如晦清楚。
    有了杜如晦的此番言论,众官员开始欣赏起车窗外的美酒。
    车厢中渐渐热闹起来,交头接耳,分享着各自封地的风土人情。
    杜如晦注意到车厢中的变化,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
    刚才那段话,他既是安慰他人,也是安慰自己。
    可当其他官员不再恐惧时,恐惧在他心中慢慢滋生。
    这些年,神都新城的变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既是参与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如今他的声望,慢慢逼近当初为陛下谋划天下,治理四方的魏征。
    而今的魏征,虽有一身功绩。
    却闲置在家,做着言官所作之事。
    进宫劝谏陛下,如泼妇骂街。
    虽不知这其中发生什么,但史书上的典故告诉他。
    如今他处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地步。
    但他心中,对于神都皇宫那位年轻的君王,存在一丝幻想。
    当年与陛下初遇的场景,到现在还依稀记得。
    只闻他的名字,便毫不犹豫,不顾门第,不问过往,重用于他。
    八年在天竺,从未怀疑于他,才有如今他现有的成就。
    实现了他身为文人的抱负,学得文武艺,报于帝王家。
    如此知遇之恩,就算有一日陛下刀斧加身,也无怨无悔。
    虽这样想着,但两行热泪,从眼眶中缓缓流下。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杜大人,此次入神都,来得匆忙,并未携带贵重之物。”
    “陛下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能为陛下做些什么。”
    突然的提问,将杜如晦从思绪中拉回来。
    细细思索过后,依旧没有半点头绪。
    如今,陛下享有天下,受天下百姓供给。
    寻常物件,根本难以入陛下法眼。
    况且,此次陛下召集太过突然,他们也根本没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
    众人见杜如晦不语,你一句我一句,开始讨论起来。
    “神都朝臣,以泰山封禅取悦陛下?”
    “我等西方朝臣,何不效仿?”
    “只是可有何名头,能与泰山封禅相比。”
    魏征闻言,眼前一亮,看向说话之人。
    说话之人,正是最早归顺陛下的西域吐蕃王。
    “吐蕃王,言之在理。”
    “只是封禅泰山,乃我汉人帝王,最高的荣誉。”
    “其他名头,怕是难以与之相比。”
    话音刚落,吐蕃王旁边的一位少年突然接话。
    “杜大人,站在汉人的角度,确实难有与泰山封禅相比的荣誉。”
    “可若是站在我们西域的角度,却有一法,不亚于泰山封禅。”
    杜如晦看着少年年纪不大,谈吐不凡,瞬间来了兴趣。
    看向一旁一脸自豪的吐蕃王,笑着出口。
    “这位少年是?”
    吐蕃王看向那少年,脸中满是笑意,介绍道。
    “这位是我吐蕃的天才少年,如今在新城学宫就读。”
    “博览群书,熟知东西方各种文化和典故。”
    “少年人猖狂,若有不敬之处,还请杜大人海涵!”
    “松赞干布,还不见过杜大人?”
    话落,那少年朝着杜如晦躬身一礼。
    “学生松赞干布,见过杜大人。”
    或许是为官日久,杜如晦甚是爱才,更是礼贤下士。
    连忙扶起少年,笑着询问。
    “刚听你所言,似是心中已有对策,不妨说来听听。”
    “让在场的前辈,替你参详参详!”
    话音一落,在场的官员,齐声应好。
    十分亲切地鼓舞着少年,期待他的说辞。
    听着耳畔的夸赞,面对如此多的大人物。
    松赞干布丝毫不怯场,十分得体地朝周围拱拱手。
    “学生听王上说过,当初前隋立国之初。”
    “曾让西域诸国,入朝拜见,以表臣服。”
    “想必这是你们汉人所说的,万国来朝。”
    “学生记得,当初西域诸国,尊那前隋君王为圣人可汗。”
    “这个名头,可否与泰山封禅相比?”
    此话一出,在场众官员齐齐附和,盛赞少年的妙计。
    杜如晦看着周围官员的狂欢,心中虽不是很赞同。
    王国来朝,四夷臣服,如今对于陛下也只是锦上添花。
    比起泰山封禅,还是差一个档次。
    但转念一想,目前确实没有合适的礼物相送。
    对于众位官员讨好陛下的心思,也不便点破。
    赞成地点点头,继续询问。
    “不知可有合适的名头,盖过那圣人可汗,尊称陛下。”
    松赞干布思索片刻,一字一顿道。
    “传言陛下乃神仙中人,又有创就盛世之功。”
    “尊陛下为成吉思汗,取天赐、最为强大之意。”
    “不知是否妥当?”
    听到成吉思汗几字,杜如晦心中一震,口中喃喃。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
    虽不知晓其具体的含义,但一听便很配陛下。
    比起什么圣人可汗,更加贴合神秘而伟大的陛下。
    “好尊称!本官现在便起奏表!”
    “稍后,诸位与本官一起,联名上表!”
    此话一出,车厢中瞬间一片应和之声,热闹异常。
    就这样,开往神都新城的列车上,一片热闹景象。
    一封注定留名青史的奏表,随着列车。
    与怀着忐忑与期待心情的官员,一同开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