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煮点嫩玉米吃
作者:乡下大雨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最新章节     
    她一开始还认为,李青的作品应该达不到过稿要求。
    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判断简直错得离谱。
    这篇作品何止达到过稿要求?这简直可以说是她看过的所有小故事中,质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甚至没有之一。
    这个故事真是那年轻老板突然有了灵感,然后写出的故事?
    那年轻老板在这方面的天赋非常高啊!
    今天来这里游玩,不仅吃到了非常美味的烧烤,还收到一篇质量这么高的小故事,同时还和其作者认识了,也太幸运了吧?
    秦小墨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幸运过。
    很激动。
    拿出手机拨打了李青的电话。
    ……
    李青正在去玉米地的路上。
    接到了秦小墨打过来的电话。
    电话里,秦小墨非常兴奋的表示,《龟兔赛跑》的质量非常高。说能够收到这样的作品,她非常幸运。还非常感谢李青愿意把这么好的作品投给她。
    最后说到稿费的事情。说她自己最高只能给到300块钱。
    但这篇作品明显不只值300块钱,所以要回去向主编请示更高的稿费。
    李青同样向秦小墨表示了感谢。
    感谢秦小墨对《龟兔赛跑》的认可,也感谢秦小墨去向主编申请更高的稿费。
    秦小墨会对《龟兔赛跑》高度称赞,李青并不意外,那可是前世绝对经典的寓言故事。
    挂断电话后,李青已经到了自家的一块玉米地。
    两米多高的玉米杆,腰上的玉米棒全都又长又大,看上去非常喜人。
    玉米,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做苞谷。
    其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要食物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多吃玉米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李青掰开一个玉米的苞叶,里面的玉米粒已经长得非常饱满,又还很嫩,正适合吃嫩玉米。
    开始掰。
    一个,两个……
    一连掰了十个。
    今天吃差不多了。明天还要吃的话,明天再来掰。
    将十个玉米都装进背篼里。
    回家了。
    回到家里后,老爸老妈都还没有回来。
    那就先把玉米煮了,待会儿他们回来后就可以吃了。
    将十个玉米都拿进厨房。
    洗锅烧火。
    家里用的是农村传统的柴火灶,虽然没有燃气灶那么方便,但锅大,煮玉米非常方便。
    烧火的感觉也不错。
    如果是冬天,在灶台前烧火,那是相当暖和。
    往锅里加些水,又把火烧燃后,下玉米。
    每个玉米的苞叶都撕掉一些,但不撕完。
    同时,玉米须不弄掉,放进去一起煮。
    玉米须又叫做龙须,是好东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民间有“一两须、二两金”的说法。
    将玉米须和玉米一起煮。玉米煮熟后,锅里煮过玉米的水被称之为“龙须茶”。喝了对身体很有好处,能够治疗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等病症。
    所以,玉米须是宝,千万不要扔了。
    锅里的水渐渐开了。
    很快,煮玉米的香味飘出。闻着就感觉很好吃。
    又过了一会儿,李青估摸着玉米应该煮熟了。
    吃一个尝尝。
    揭开锅盖,用锅铲铲了一个出来。
    稍微放凉了一点后,将苞叶全部撕掉,咬一口。
    确实已经熟了。
    而且非常好吃,独属于玉米的特殊香味非常浓郁。
    外面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么好吃的。
    李青吃得非常高兴。
    一边吃,还一边来到了院子里的石缸边上。
    看看那条红鲤鱼。
    状态很不错。
    两只小乌龟的状态看上去也不错。
    不过,不管是红鲤鱼,还是乌龟都不适合一直养在石缸里。
    得专门弄个地方养它们。是买鱼缸?还是修建池子?
    李青更倾向于修建池子。
    那就需要找一个地方。
    李青又走出院门,在院子周围转了两圈。
    院子右侧有一块空地,可以修建一个池子。
    不需要太大,有个四五个平方都够了。
    修建好后,将乌龟和红鲤鱼都放进去。
    等老爸老妈回来后,和他们商量一下。
    这个时候,手里的玉米全部吃完了。
    还没吃够。
    李青又走进厨房,新拿了一个玉米继续又吃。
    吃完后,又拿了一个。
    一连吃了四个后,终于觉得吃过瘾了。
    不久后,老爸老妈回来了。
    李青说煮了玉米。
    老爸老妈都点头,说玉米的确已经可以吃了。
    随后走进厨房各拿了一个吃。
    李青也同样又拿了一个吃。
    他又想吃了。
    一边吃,李青一边和老爸老妈说了在院子右侧建一个池子的事情。
    老爸老妈都没有反对,说可以建。
    李青很高兴,那就确定了,建一个池子。
    “那我明天去找人来建。”老爸说道。
    李青点头,“好。”
    既然要建,那肯定还是要建好一点,这就需要专业的人了。
    ……
    第二天。
    一大早,老爸就把人找来了,都是村里的村民,分别叫做李忠池和刘海波。
    都是四十多岁。
    “忠池叔、海波叔,你们早!”李青向两人打招呼道。
    “早,早!”两个人都笑着回应。
    “小青,具体要怎么建?我们商量商量。”李忠池又说道。
    李青点头。
    一番商量后,大小就五个平方,正方形,池深一米五,往下挖一米,上面砌半米,中间再整一个小假山。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今天就开工。
    李青和老爸都帮忙打下手,所以今天就不去摆摊卖烧烤了。
    明天再去。
    李忠池、刘海波两个人都回去取了工具来。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把要向下挖的部分全部挖好。
    ……
    时间上午9点。
    白溪县城。
    儿童故事杂志社。
    秦小墨敲开了主编周滕辉的办公室门,说道:“主编,我收到一篇质量非常高的小故事。希望能够申请到更高的稿费。”
    “哦?”周滕辉微微一笑,“什么样的小故事?给我看看呢。”
    秦小墨道:“我已经将稿子转发到你的电子邮箱了。名字叫做《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周滕辉有些意外,然后又一笑,说道:“乌龟和兔子比赛看谁跑得更快吗?这倒是很有点意思。我得好好看一看。”
    说完后,登录进自己的电子邮箱,看到了《龟兔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