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先谈条件
作者:苏家老三   南风紧最新章节     
    两人在物流行基地门口相见,略微寒暄过后,苏圣平就邀请蒋子明入内,陪同人员自然有陆广谦去招待,屋内只有苏圣平和蒋子明两人面谈。没想到蒋子明一落座后,就给了苏圣平一个对他来说再好不过的消息。
    蒋子明开口道:“得知苏大人北上,我是巴不得赶紧来见,这次有空,大人定要跟我说说你发在《新知》上的文章,尤其是你亲自写的那些文章,我可是认真研读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读之振聋发聩,思之发人深思,当真是我读书人最好的心声。《民族》六章更是把草原民族与我中原民族的恩怨讲的清清楚楚,对于大人所说的汉人要团结起来,反抗元人的暴行,子明深以为然。可惜,大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表新的文章了,让人颇为失望啊。”
    苏圣平倒没想到蒋子明一坐下就说这事,发表在新知上的文章还未涉及到深层次的政治问题,接下来如果要发表那就触及到朝廷的根本了,苏圣平哪敢随便乱发。蒋子明别的不说,先说这个,倒是颇为有趣。赶紧讨饶道:“子明兄太见外,竟然称呼我为大人,莫不是提醒我身为朝官,竟然私自离境?”
    蒋子明这才收起笑容,道:“既然你称我为兄,蒋子明就妄自尊大,称呼一声圣平老弟了。你可知我为何来晚了?”苏圣平只能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蒋子明收到江宁的圣旨没有。
    蒋子明接着说到:“我想要见你,也想和你多聊聊学问不假,收到消息的时候就想动身前来。可发生了一件大事,耽搁了一点时间。元人派了贡赋检点官南下,已经前往江宁了,我总觉得此事不简单,所以留在徐州和将军商量了一下。”
    苏圣平一听这事,心中第一反应就是一喜。元人所谓的贡赋检点,实际上只是一个名头,除了第一年的时候光明正大的派遣南下,之后只是在两朝的贡赋送到北方的时候意思一下,此次特意派遣这个官员南下,肯定是因为有什么变故。估计是代金券之事,就看接下来朝廷怎么应对了,自己期待的天下时势变幻终于来了。这个时候只能装着不懂的问道:“贡赋检点官,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事?孙将军和子明兄以为如何?”
    蒋子明摇摇头,道:“现在能想到的一种可能,就是元朝新君登基,特意派人南下重新说贡赋的事情。但我和将军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元人总不可能减少贡赋吧,派人南下也只会是要增加贡赋,这对朝廷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如今的两百万两银和两百万石粮,已经压着朝廷喘不过气来,没有多余财力做别的事情,只能维持基本的武备。如果元人要求增加贡赋,绝不可能是小数目,到时这里外里,朝廷的日子就难过了。所以,将军和我都觉得,不管元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朝廷都难以答应,不是出于志气,而是因为实情。元人的胃口没有满足,说不得就要打仗了。”
    苏圣平虽然不大赞同蒋子明和孙思源的预测,但是元人如果提出实行代金券,实际上效果也是一样,最后很有可能爆发战争,此时他才不会和蒋子明争辩,只是点点头表示赞同。道:“如果真如两位所预测,那将会是一场灾难,不知孙将军可有何应对之策?”
    蒋子明含蓄一笑,道:“事情才刚刚开始,哪有什么应对之策。不过总归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定边军几十年来花费朝廷军饷无数,引来朝臣忌惮。当年能挡住元军,现在依然能行。”
    苏圣平同样笑着说:“好在有孙将军和子明兄这样的大才在,在下才能睡个安稳觉啊!”
    没想到蒋子明突然止住笑容,看着苏圣平道:“听说现在浙江海盗闹得厉害,圣平奉命带领海军北上剿寇,怎么有暇到苏北?”
    苏圣平微微一笑,道:“子明兄,就饶过我擅离职守吧!海盗之事,面上的问题在海上,根子都在陆上。单靠海军,茫茫大海能够剿灭多少?我趁着带领海军北上来此处,却是有一事相求。”
    蒋子明道:“圣平客气了,但说无妨。”
    苏圣平开口道:“物流行在苏北设点,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养一些护卫,这件事情太大,物流行那边知道我跟子明兄熟识,托我向你讨个方便。”这才是苏圣平北上约见蒋子明的原因所在。江北团基地这么大动静想要瞒住孙思源和蒋子明无疑是痴人说梦,虽说用的是物流行护卫的名义,可这人数实在多了一点,他这才巴巴的赶来,想要经过蒋子明的许可。
    蒋子明轻笑一声,那处基地定边军许多人早已知晓,当然并不是很清楚具体情形。碍于跟物流行的合作关系,自己不好过问太多。可近段时间来才发现,那处基地所谓的护卫,装备不亚于定边军,还有为数不少的骑兵,虽说未曾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总归有点过界了。之所以一直引而不发,一来是新军跟物流行的合作,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双方的关系,毕竟私炼钢铁是违反朝廷体制的,也就物流行敢帮他们大规模销售。二来,那基地处在定边军的眼皮子底下,出于定边军和新军的自信,倒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蒋子明答应来见苏圣平,也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他来见苏圣平的主要目的。
    按照孙思源和蒋子明最先商议的,不是不允许物流行多一点护卫,毕竟这也算是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但是那处基地如今越来越大,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最起码要控制人数和装备。未曾想,临行前却冒出了元朝派贡赋检点官南下的事情,这下子就要改变策略了。
    蒋子明道:“圣平,那处所在恐怕没那么简单吧!不管是装备,还是人数,说是物流行的护卫,有些说不过去啊!”
    苏圣平点点头,道:“不瞒子明兄,大多数确实是护卫,不过其中有些人是我给民团准备的。自古徐泗出英豪,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作战意志,这里的民壮都是上上之选。先在这里训练一段时间,到时再派回南边剿灭海盗,这就是我的目的。”
    听到苏圣平的解释,蒋子明倒是相信了几分,自己的新军招募的不就都是这边的民壮嘛,苏圣平有此想法,不足为怪。但是,事实归事实,交情归交情,条件还是要提的。道:“将军得知圣平约我见面,狐疑之时,也和我说了一件事,还望圣平思量。”
    苏圣平道:“子明兄请讲。”
    蒋子明略微沉吟,道:“不瞒圣平,将军和我原本对那处所在,只是想让圣平注意影响。既然圣平已经替我解惑,就不成问题了。但是,发生元朝派贡赋检点官南下之事,圣平既然是为正事,将军和我也不想节外生枝。只是希望将来万一真的发生战争,希望圣平能帮助定边军一二。”
    苏圣平眉头一皱,蒋子明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恐怕孙思源也没想到自己瞎编的说辞,完全是他自己临时起意,不过既然是求人,现在又不是一个阵营,只能硬着头皮问道:“子明兄请讲。”
    蒋子明也不客气,道:“大家都是汉人,圣平文章当中也说汉人应该团结起来抗击元人。万一到时发生战争,朝廷能给定边军的支持必然十分有限。泉州远离战场,海商富可敌国,圣平也是生财有道。届时希望圣平能给联络海商,给予定边军支持。”
    苏圣平对蒋子明的铺垫不置可否,现在只想着保住江北团基地,道:“那是当然,只要力所能及,包括基地的护卫,子明兄能用则用。”
    蒋子明赞许的点点头,道:“圣平能这么想就好。届时希望海商支援我军军饷十万两,米粮十万石,还有就是那些护卫同样的甲胄五百套。”
    听到蒋子明的条件,苏圣平微微一笑,暗道这蒋子明可真是人不要皮,天下无敌,一张嘴就是十万两银,十万石粮,还要五百付板甲,当真以为他是任人揉捏的角色。现在他可还没到那份上,就算是撤了江北团和物流行,首先受不了的就是定边军。
    蒋子明见苏圣平笑而不语的样子,轻咳了一声,暗道自己临时起意提出的要求确实有点过了,只是这谈条件不正是你来我往嘛,你既然想要在苏北招兵买马,不得给土地爷上贡?
    苏圣平收起笑容,道:“蒋大人,海商和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朝廷每年统共才给福建靖海使衙门五万两银子,为了剿灭海盗,海商和我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大人这一开口就要十万两银,十万石粮,还要五百付甲胄,您认为在下拿的出来吗?又或者蒋大人认为在下应该拿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