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参议军事
作者:阿东正传   司马懿穿越秦桧最新章节     
    “什么情况这是,确定这是南宋的开封城?而不是北宋的开封城?这难道不应该是公元一千一百四十年之后的世界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不能说是没有一分的关系,但也能说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什么南宋北宋的,好好的大宋怎么就让你分成南北宋了呢,还有什么关系不关系的,汉啊,你肯定又是在胡说八道了,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改。”
    此时的开封城某街头上,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勾肩搭背的逛着街,并不停东张西望闲谈着。
    走在前面的两人便是十五岁的韩彦直,以及十三岁的张鉴。
    走在中间的便是九岁的秦埙,以及七岁的司马汉。
    后来吊在队伍最后的张真,同样是九岁与秦埙一般大。
    司马汉不禁瞥了身旁的秦埙一眼,随口说道:“你明白个啥,变天了知道吗?历史轨迹被改变了知道吗?”
    “切!什么变天不变天的,我爷爷不就是天吗?”
    秦埙也同样瞥了他司马汉一眼,继而稍显不乐意的说道:“不过没事儿,我大秦埙是不会看不起你说胡话的。”
    “爷爷说过了,为人者,有大度什么什么......嗯,夫处世之道,亦什么什么......”
    “靠!你到底懂不懂啊?”
    司马汉掷地有声的说道:“是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对对对。”
    秦埙点头连声说道:“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我是不会责怪你说胡话的,毕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爷爷说过了,等你长大以后就好了。”
    司马汉:“.......”
    “雷可真是个扑街啊雷......”
    “行了行了,你们可别瞎扯了。”
    此时走在前面的韩彦直当即转头说道:“如今陆游大哥与岳雷二哥,都已经开始跟这张大叔做事了,而且做的都是大事情,就只有咱们这几个在这无所事事的瞎晃悠。”
    这不,自从陆游与岳雷不跟他们玩儿了以后,现在就是韩彦直年纪最大了。
    “谁说不是呢。”
    韩彦直身旁的张鉴也紧跟着说道:“但话说这时间过得可真是慢啊,这年纪怎么就长得这么慢呢,可真是急死我老张了,我还迫不及待的等着上战场建功立业呢。”
    “什么狗屁老张。”
    司马汉对此不禁摇头嘀咕着,“我说你们这俩家伙儿,真是不懂年少的快乐,还上战场建功立业呢,孙子兵法你看完了吗?历史上那么多战例你都了解了几个?丞相让你看的书你都看过几本了?”
    “我......”
    张鉴一时无言,但还是拍打着他壮实的胸膛正声说道:“像我这样的万人敌,哪里需要看那么多书,只要上战场定当将敌人吓得屁股尿流。”
    司马汉:“溜.......”
    此时秦埙又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张真,随口问道:“真啊,你怎么不说话?”
    张真只是微笑着摇了摇脑袋说道:“小少爷我听你们说行了。”
    “那可不成。”
    秦埙说着就将张真往前拉了两步,刚好走在他与司马汉的中间,继而问道:“你说我们现在应该去哪儿玩儿?”
    “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可以出来玩一玩,老师他们都还在收拾府邸,而且正好我爷爷跟你爷爷也都不在这里,所以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张真显得很是为难的说道:“小少爷,要不我们还是回府吧,这比临安还大的开封城咱们都不熟悉,万一走丢了.......”
    “我说你怕啥?”
    那张鉴当即打断说道:“咱们不欺负人家都算不错了,谁敢欺负我们?”
    “你可闭嘴吧你!”
    韩彦直不禁拍了拍张鉴的脑袋轻声喝道:“你要是敢做出仗势欺人的事情来,到时候别说是丞相要来收拾你了,就算是张大叔也不会放过你,可不能让你给相府蒙羞,说不定你爹还要赏你八十大板。”
    张鉴摸着后脑勺嘟嘴道:“我这不是开玩笑的吗,谁让张真这么胆小呢。”
    “那叫谨慎。”
    “谨慎不就是胆小?”
    “谨慎是胆小吗?”
    “难道不是吗?那你说谨慎跟胆小有什么区别?”
    “........”
    “算了,等丞相回来了,再问问丞相吧,看看谨慎是不是胆小。”
    此时开封城中的人们,自然不会注意这五个半大的孩子。
    只是愈发觉得,最近开封城中的人多了好多,就仿佛每一天都能看到周边多了很多不同的陌生面孔。
    .......
    .......
    “刘都统,听说官家与丞相他们很快就要回开封来了。”
    城北军营主帐内,刚刚从外面巡视回来的岳云,朝着桌案前正在看着朝报的刘锜说道。
    刘锜闻言,缓缓放下手中朝报,平声说道:“不错,此事我也是刚刚才知晓的。”
    “而且王政事与史政事他们,都已经带着中书门下省与尚书省的官员们提前一步回到开封了,现在都已经在开始整理府衙准备做事了。”
    “什么?”
    岳云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稍显惊讶的问道:“怎么这些事都来得如此之突然呢,而且他们走得也太快了吧,我竟然现在才知道,怎么之前连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呢。”
    刘锜微微一笑道:“何止是你才知道,就算是赵大使也是在他们渡过淮河的时候才知道的,如此就更不用说你我这些在军中的人了。”
    说着又不禁解释道:“至于为什么会来得如此突然嘛,我估计应该是与北方的变化有关。”
    “北方的变化?”
    岳云不禁猛地想起了什么,突然又问道:“刘都统,咱们之前不是有探查到金国正在大力备战,你还说要立刻上禀朝廷,难道.......”
    “没什么难道不难道的。”
    刘锜当即打断道:“我这奏章才刚刚递出去不久,恐怕这奏章都还没有送到临安呢,就已经收到了临安朝廷要迁回开封的消息。”
    “可是看样子金人都要打过来了,是不是应该缓一缓比较好,最起码也需将这一仗打完了,等这边儿稳固了以后再说吧。”
    “丞相自有打算,我们就不必多虑了。”
    刘锜说着,抬头看向岳云轻声说道:“对了,丞相的家人们都已经搬来了开封,现在已经住进新改建的相府了,其中就有你的弟弟岳雷。”
    “现在我放你两天假,你到开封新的相府去看看你弟弟,顺带着在看看相府那边儿有没有需要人手帮忙的地方,既然丞相还没到,咱们就帮着搭把手。”
    片刻后,刘锜看着岳云离开的背影,不禁暗自微笑着摇了摇头。
    关于岳云在来开封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刘锜早就已经大致知道了,而且还是丞相在给他传信的时候专门提了这么一句。
    刘锜明白,像丞相这样的人,在信中是不可能写废话的,一定是有其含义在里面。
    所以看样子.......丞相是准备将他当成镇守一方的大帅来培养了,就不仅仅是统兵大将这么简单了。
    就这放权的魄力,大宋百年来无人出其丞相左右。
    当然了,也很容易想到,丞相将来之所以敢如此放权,也是因为并不担心有什么问题的缘故吧,具体如何谁知道呢。
    刘锜随即又拿出桌案角落处的一张信纸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信纸,而是一份儿调令。
    谁的调令呢,乃是关于黄县暂代县令秦熺的调令,说是要将这秦熺调到他的军中担任参议军事一职。
    这说明什么?这不就恰好说明是要准备打仗了吗?
    这个时候将秦熺调到军中来,不就是为了积攒功绩吗。
    也就是说,丞相早已经知道了金军在积极备战的消息,甚至还比他们这些开封驻军知道得要早。
    更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应对安排,就这速度......到也十分符合丞相的行事风格,上一次北伐也是如此之速度。
    说要打仗了,立刻就出了兵,一点儿也不像是前些年那般拖沓。
    而关于参议军事这个职位,也很好理解,通俗来讲就是谋士或者幕僚的意思嘛,级别大致与统制相当。
    而在此之前,大宋军中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一个职位了,大概是从靖康耻之后就没有了。
    刘锜很早就明白一件事情,一支军队的参议军事越多,这支军队就越烂。
    参议军事在军中什么事情都可管、什么事情都可谏言,还可事事直接上禀朝廷。
    因为这个职位在很多时候的作用,就在于文官限制武官,所以也不完全是谋士或者幕僚的意思,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监军的意思在里面。
    而如今丞相让秦熺到他军中来担任这么一个职位,又是几个意思呢,仅仅只是积攒功绩吗。
    不过刘锜对此也并不是很忧虑,正相反,他还显得极为的放心,甚至还有着前所未有的安心。
    之后只要在不耽误大事的前提下,刘锜还是十分乐意将让给那秦熺足够的功绩的,这又有何妨呢。
    与此同时刘锜还有想到,丞相恐怕已经在开始给秦熺组建班底了,而这岳云便是第一个。
    论家世他爹是岳某,论能力那也是没得说,不说超过他爹,但也至少有七八分真传。
    接下来但凡是有青年才俊的人冒出来,丞相应该都会将他们一并安排到秦熺的身边。
    故而他刚才便让岳云到相府去转一转,算算时间,秦熺此时应该也从黄县回到开封了。
    想到这里,刘锜不禁暗叹一口气。
    因为他又想到了赵氏的将来......算了,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反正也就那么两回事儿了。
    到时只希望,他刘锜能死在丞相前后不久便是。
    这样.......在死后留名应该会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