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京
作者:奔跑的车厘子   穿进书里搞基建最新章节     
    焦和雅见到刘宗那个样子就有些无语,他到底是怎么觉得刘宗可以帮他的。
    “算了,你当我没说吧,接着巡视。”
    不过接下来巡视的路上,焦和雅倒是把所有的一切都给想清楚了。
    汉州等六个州府有军中官兵把守自然是不用担心,但是朝堂的人手是真的不够用。
    回来的时候,梁诗还特意从潮州问刁溥心要了几个人送上了汉州那边。
    公告已经发出了,新收的六个州府都开了恩科。
    和回京的梁诗一行人一样,不少读书人也在往京城赶着。
    一次是科举考试,一次是恩科,只要是读书人人人都有机会,包括上次捐钱的商人们。
    “考上了就能做官,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
    “听说就这一次了,以后就要是什么新式考试了。要考好多其他的东西了。”
    “这也太不容易了,不过好歹是个机会,我家的孩子我 回去就让他学习。”
    认识字的不认识字的都在讨论着这次科举,对于寒门和捐钱的商人来说,这也是一场惊喜。
    士农工商隔着的可不是这个名字而已,这之间的鸿沟自是无法比的。
    为此梁诗在民间的地位迅速上升,蜀国被割让过来城池也感念这次的恩举。
    毕竟蜀国可没有这种好事情,说到这里就更要说一说梁国和蜀国的区别了,那真的是天壤之别啊。
    原先还准备逃跑的蜀国商人也不打算走了,留了下来,就是不知道下次这种捐钱就能科举的好事情什么时候再来了。
    这些事情自然也是传到了蜀皇的耳朵里,把他给恨得牙痒痒,这群人把他的城池给拿去了,还落了一个好名声,梁国可真是一群奸诈小人,折腾吧,改革吧,把梁国给折腾没了才好。
    ------------------------------------------------------
    梁国各处都在讨论着这次科举考试,几乎热闹到了人人都是知道,梁诗一行人回京的路上都听了个遍。
    刘宗这是第二次坐上了梁诗的马车,第一次是蜀国议和,第二次就是这次了,再也不是跟在后面骑马被颠的要命了。
    马车行驶在水泥铺设的地面一点震动的感觉都没有,几人坐车回来也丝毫不会疲惫。
    “陛下,您听着外面多少百姓在夸赞您的政策啊。”刘宗现在越看梁诗越觉得自己的皇帝好,就连此刻百姓的话,刘宗都觉得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梁诗也觉得这件事情办的不错,但是他烦忧的是科举一过,她手里便又没钱了。
    潮州的工厂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回钱,医学院更是一个巨大的吞钱口袋,更不用说着梁国如今的修路队了。
    桩桩件件都在花钱,梁诗可以说是自从来了古代就在赚钱的路上一去不返,但钱就是如何都不够用。
    “你们说,这水泥能卖吗?”梁诗试探的问道。
    早先便有很多官员和商人去工部询问是否可以买卖水泥,但当时梁诗这水泥的技术都是扣在手里的,工部也不清楚,就算是现在,梁诗手里的水泥也是做成了成品才经由户部弄出去修路。
    焦和雅已经明白了皇帝这是又缺钱了,见此便给梁诗出了一个主意。
    “陛下,老臣觉得此时可以找寿国公。”
    这话说的挺不明白的。
    “这与寿国公何干呢?”梁诗疑惑地问道。
    “陛下,这寿国公可是做生意的好手,您之前没有查过吗?京城里的青松商行就是他名下的,这如果是做生意自然是他认识的人多。”
    “原来如此”梁诗明白了,寿国公早先还弹劾过她,也是那群让她写认罪书里的一员,她之前赈灾结束后本就想清算这些破事的,却不想被医学院和边关的事情打岔忘记了。
    如今她算是彻底明白了,没有不好用的人,只有不会管理的老板,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回去她就看看朝堂里的那些人能不能开发出其他的用法。
    ------------------------------------------------------
    梁诗回京的消息传的很快,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回京之旅,和上次从潮州回来没有什么不同,却不想,临安的大街被堵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站在马路的两旁,街上还有敲锣打鼓的舞狮队,几乎朝堂里的官都到了门口迎接。
    礼部尚书张丰见梁诗的马车到了也是急忙迎了上去。
    梁诗,焦和雅,刘宗三人看这这不同以往的阵仗忽然有些不敢下车。
    “这,这是什么情况?”刘宗见他心尖上的小皇帝被吓到了,自诩是肱骨贤臣的他立马就上前询问情况。
    张丰解释道:“刘大人啊,这是百姓们自发组织的欢迎陛下回京的车队,你看那些舞狮的也是京中的商户们自发凑钱弄的,大家可都是在感谢陛下的恩典,庆祝我梁国这次大胜啊!”
    刘宗也是没有想到,上次回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足以说明梁国人多么期待这次的战争,这次的胜利多么的久违。
    梁诗在马车上也是听到了张丰的话,在听到是百姓们自发组织时,只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皇帝当得还不赖。
    便下了马车。
    张丰也是个官迷,见到陛下出现,急忙挤开刘宗跑到了梁诗身边。
    最近前线传来的消息他们礼部都写成了文章,发表在了报纸上,不得不说这个报纸真的是个好东西,从前当了半辈子的官无人能认识,如今写了个文章居然路边会有小贩朗诵他的话。
    文人这一生所求不就是名和利吗?虽益大家都是世家,可这名声难得啊,且新皇一登基,梁国就打了胜仗,说明什么,跟着皇帝有肉吃,有汤喝,前途无量啊。
    此时的梁诗在朝中全是支持的声音,梁国每代皇帝都有很强的个人魅力,收割了很多忠心的大臣,却从来没有一个做到了梁诗这样。
    “哎呀,这陛下长得可真好看。”路旁的百姓伸长了脖子,终于看到了梁诗模糊的身影,不管怎么样就开始夸了起来。
    明明没看到你说你看到了,那我也说我看到了“陛下长得就和天上的仙人一样。”、“陛下肯定是仙人,不过这个神泥是哪里来的,还有报纸上说的天雷滚滚声。”
    梁诗自是没有办法和所有的百姓打招呼,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招了招手也足够百姓们高兴的了。
    倒是官员们一个挤一个把梁诗围在了中间。
    梁诗开始想念石敢当了,早知道就让他回来了,焦和雅和刘宗根本不顶事,他们二人也是被挤得东倒西歪的,梁诗只能自救。
    “停!”
    梁诗举着手大喊道:“先回宫!开会!。”
    又指着人群中的一个老者喊道:“你,寿国公别走!”
    觉得人这么多不会被注意到正准备离开的寿国公僵住了。
    朝堂上。
    明明是问他们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工作,好好的一个述职大会都能被开成马屁大会,凡是会说两句的大臣都在叙事中见缝插针的歌颂几句小皇帝的伟绩,会作诗的也忍不住在小皇帝面前吟诵一番。
    大臣们就像是孔雀一样纷纷的开始展示自己的才艺,刘宗看着真的很有压力。
    不过,这些大臣显然都不了解小皇帝,只有他知道,这皇帝啊,喜欢钱,谁都越不过他这个户部的尚书去。
    “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宗摆好架势,出列奏道。
    “哦,刘大人请说。”梁诗接收到了刘宗的信号,明白了此时到了唱戏的好时候。
    “陛下,臣替梁国学习感谢陛下,愿意捐出两万两白银替学子们建设号舍。”
    “哦,刘大人果然是深得朕心啊。”梁诗说完这句话就到了焦和雅该出场的时候了。
    “陛下,老臣也愿意捐些银钱,希望这些学子们可以奋发图强,报效梁国。”焦和雅没有说出具体的银钱,但肯定是不光要把这些年贪污的吐出来,还会多添上一些的了。
    英国公在旁边看的好笑,明白他们三个人在搞什么东西,毕竟是为了梁国好,他也就没有阻拦,况且这国库没钱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刘宗,焦和雅二人的这番举动让刚刚读书写诗的看起来就有些好笑了。只会嘴上喊口号有什么用,你想报效梁国,你的实际行动呢?
    尤其连一向抠门,抠到朝堂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刘宗都花了银子。这大家不花钱就说不过去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焦丞相也变了态度,但大臣们都是人精也能猜测到上位者的心思。
    焦丞相那一派的互相看了看,便一个接着一个的站了出来,首先是礼部尚书张丰也站了出来:“臣也愿意捐出两万两白银。”“老臣也愿意!”“臣捐三万两。”
    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来到了寿国公的面前。
    不等寿国公开口,刘宗便先说到:“寿国公啊,您可是不会比我们少的吧,上个月我还听说您给小儿子买了匹上好的汗血宝马呢。”
    寿国公面上笑嘻嘻,心里已经骂了刘宗不知道多少遍,且不说他给儿子买马的事,刘宗是怎么知道的,就冲他在这个场合特别提出来这件事,就是要坑他的钱。
    “臣愿意为学子们捐五万两。”寿国公在想心里安慰自己,这是花钱买的好名声好名声,不心疼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