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家人发展
作者:粉仙   种田,我让全家成卷王最新章节     
    王恒吃瘪,所有人都乐的不行,在团聚的欢声笑语之中,便悠悠的迎来了过年。
    今年过年热闹的不行,加了薛不腻,郑盼姐妹三人,程淼,齐露,柳青青等从京城来的女子,三月,王招喜和几个族中子弟,要摆五桌才堪堪坐下这么多人。
    陈细枝一大早就把家里人全部从床上薅起来,家里的成年男丁就负责杀鸡,杀鸭,杀鱼,还有宰羊这些事,女子就负责洗洗涮涮,准备食材。
    让王青曼带着家里的孩子写对联,劈柴,打下手。
    年夜饭的主厨就是王青瑶,现在家里人都知道,只要经过王青瑶的手做出来的饭菜都更好吃后,这种时候陈细枝就会把厨房让出来,让王青瑶下厨,她就带着两个女儿和儿媳妇帮忙打下手。
    晚一点,其他人陆陆续续上门,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过来。
    宅子瞬间热闹起来,大人说话声,小孩子跑跑跳跳的嬉笑声,充斥着宅子的每个角落。
    人多,哪怕中午只是随便应付的吃点面条,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到了傍晚吃年夜饭时,王大川与陈细枝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去过,齐露她们整活,行含有祝福词的祝酒令,饭桌上全是好话,哄的两个老人开心不已。
    几乎吃到最后,除了小孩子,大人都醉了,醉倒后醒来,才发现自己在客房睡的横七竖八,甚至身边还多了人,胳膊腿压在自己身上,无一点形象可言。
    见到此景,大家要么生了逗弄之心,要么会心一笑,初一早上大家哪里都没去,就在宅子里面玩。
    等翻过这个年头,王青曼发觉时间变的飞快,眨眼三年就过去了,这三年中,她身边的人陆陆续续离开,薛不腻是第一个离开的,她去了风城,潜心秘密造大船,除了第一年回来了一回,后来整个人就沉浸在给船造机关中,她已经两年未见薛不腻。
    同年王春成亲,嫁给刘员外的小儿子,她嫁过去之后,刘员外说到做到,做主把家给分了,如今她自己用自己的积蓄和嫁妆开了一个布庄,生意蒸蒸日上,她相公接手了家里一部分粮食生意,不温不火,二人如今育有一女。
    王青旗高中状元,但是没有被外派,在翰林院做了一年正七品的侍讲,次年,庆帝给他封了个从六品的起居郎。
    五皇子与张初宁成婚后,第二年长子出生,庆帝便封了他为太子,这几年,庆帝也有意无意的将朝政上的事慢慢交出去给他处理。
    王青南与唐青木一般,只考了秀才功名后,就不再继续往下考了,而是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出去搞了一个押镖的队伍。
    他们并没有局限于押送长途的贵重的货物,而是在大一点的城镇这些地方也搞了一个帮人家送信送东西的小队伍。
    吴蓉也在王春成婚的第二年,便与廖大人的侄子廖仁定了亲事,今年小孩子出生,是个女儿,廖大人喜欢的不得了,天天抱过来让陈细枝他们两个逗着玩。
    吴林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商队现在全部交由他跟李娟负责,吴保山夫妻两个就买了个铺子做着火锅生意。
    王成与王柳夫妻还是去官道继续卖卤味,现在又加了冷吃兔,生意比在木元村的时候更好,王恒则是陪着王青瑶,王甜,王桂,吴双她们四个出去游历,王青瑶想要完成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菜谱,所以需要跑各地去了解当地的菜色美食。
    王桂与平安学习了香道,想要去外面找寻更多可以用来做香的材料,王甜跟着安康学医,便也出去锻炼锻炼,去见识更多的病人。
    吴双对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也干脆结伴一起出去对这些风土人情进行记录。
    吴进和吴跃,吴晶兄妹三人哪里都没去,平时就去学堂给年纪小的孩子做启蒙,闲暇时候要么去吴保田夫妻二人负责的点心铺子帮忙,要么就陪着王大川与陈细枝忙活田里的事情。
    王远要走科举这条路,整日待在书楼那边的学堂,沉浸在学习之中。
    齐乐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府城,现在已经发展成这众多文人向往的文学之地,齐乐府这三年培养出了不少学子,光是今年考中的秀才人数就远远超过嘉兴关,创造了新建府城的一大奇迹,一时之间屡第不中的人,都涌进齐乐府,给齐乐府带来新的人气,自然也有不少人喜欢上了齐乐府的氛围,便留下来在此定居,如今,齐乐府算上新出生的人口,人数已经直逼隶属庆朝人口居中的几个府城。
    这里每天会发生不同的话本演绎,街头巷尾会有抱着书突然间就因为某种观点争论起来的书生。
    大量的商队来往,王青曼主张的兔子养殖已经形成规模,新创办的兔肉加工坊出的冷吃兔,风干兔肉更是被这些商队抢着要,麻辣豆干,五香豆干已经成为送礼的佳品。
    现在王青曼又要送走齐露她们这些从京城来的贵女。
    柳青青含着眼泪,“大人,你是不是嫌弃我们笨啊?所以才要赶我们走。”
    王青曼哭笑不得,“我怎么可能会嫌弃你们笨呢?有你们在我身边帮忙,我不知道要省多少力气。”
    “但是这一次你们必须走,我收到了我弟弟的消息,他已经联合国子监监正以及与他一起毕业从国子监出来,现在在朝中为官的同窗提出让女子与男子一般参加科举的提议。”
    “其中,李太傅与师大人,还有户部尚书孟大人,以及陆家一众都附议了此事,接近三分之一的大臣同意女子参加科举。”
    “所以我才向陛下求情,撤销对你们不得回京的处罚,你们文采不弱于男子,但你们现在身上的九品主簿的位置来的比较微妙,如果你们错过这一次的科举,你们就永远止步在九品官的位置。”
    “你们守在我身边意义不大,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你们赶紧调教一批能用的人手出来顶替你们,然后安安静静回京,与你们家里的人一起使劲,促成女子参加科举这件事情成功。”
    “大家应该要去做天下女子的榜样,去参加科举,去拿出好的成绩,打脸那些看不起你们的人,贬低你们的人,去当官,去当更高级别的官,拥有更大的权利,再使用你们手中的权利去帮助更多的百姓,去帮助还处于困境中的女子脱离泥潭。”
    王青旗是在庆帝万寿节之后的第一个早朝提议的让女子一同参加科举这件事,他这个提议就好像往平静的油锅里面滴下一滴水,平静的朝堂突然沸腾起来。
    那些许久不露面的老学究,以及已经赋闲在家的老臣都因为这件事情,久违的出现在朝堂之上,但他们的出现并不是要赞许这件事情发生,而是想要竭力阻止。
    这件事在过年的时候,王青旗就写信与王青曼通过气,两个人都觉得时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