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和微波炉专用差不多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一冉的父亲对何仁那点好感全没了,装修市场?意思是自己买的是瓷砖呗?
    何仁一点都没发现老爷子的表情变化,他又找到直播时人来疯的感觉了,面对面鉴宝上嘴脸确实比连线过瘾!
    要不怎么说何仁爱直播呢……
    一冉的父亲闷哼一声,“你的意思是,我买到假货了?”
    “咳咳……”
    何仁看了一眼捂嘴笑的张诺,人家这鉴宝呢,严肃点!
    “叔叔,您这双鱼玉佩多少钱买的啊?”
    一冉的父亲虽然不爽,但还是开口道,“一万二。”
    “多少?”
    “一万二!”一冉的父亲有点不耐烦了,“你不是说汉白玉吗?不值?”
    “叔叔,您不知道汉白玉是什么?”
    “汉白玉我怎么不知道?不就是和氏璧那种吗?”
    何仁一拍脑门儿,看来外行都差不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觉得和氏璧是汉白玉做的,毕竟汉白玉的名字听起来比较霸道,汉代的白玉诶,能不牛逼吗?
    “叔叔,和氏璧是什么玉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羊脂白玉,有人说是独山玉,甚至有人说是绿松石,至少可以在自己的逻辑内自洽。不过绝对不可能是汉白玉。”
    一冉有些好奇,她其实也觉得和氏璧是汉白玉来着……
    “那汉白玉到底是什么玉?”
    何仁指了指地面,“严格来说汉白玉都不是玉……”
    一冉一惊,“大理石?”
    何仁点点头,一冉的父亲差点跳起来,连连摆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何仁无奈了,“叔叔,真的。汉白玉其实就是大理石,您手里这块,用的还是边角料……”
    “边角料……”
    老爷子显然不能接受这个打击,他倒不是差这点钱,而是丢不起这个脸,一万二买一块大理石,传出去他还怎么见人?
    何仁已经嗨了,开始像直播时一样补刀,“叔叔,您这玉佩上面雕的东西也不对,您看雕了什么?”
    “鱼,是三条鱼,怎么不对了?”
    “那肯定不对啊。一条鱼是年年有余,两条鱼象征着财富和繁荣,历史上也有不少双鱼玉佩。三条鱼就不对了,多了一条……”
    “多一条怎么了?”
    “那就是多余啊!”
    “噗嗤。”
    这次绷不住的不是张诺,而是一冉,她也被何仁逗乐了……
    一冉朝着何仁竖起大拇指,意思是就这么说,多说一点,最好能让她爸彻底放弃买古董。
    何仁得到了一冉的首肯,更嗨了,“叔叔,我说……”
    话音未落,一冉的父亲就使出了如来神掌,“行了,小何,这玉佩算是我走眼了,你再看看别的。”
    何仁有些意犹未尽,他还想说这个玉佩只有王多鱼才会买呢……
    老爷子转身又去另一个柜子里翻东西去了,一冉突然靠了过来,纤纤玉手挡在嘴唇旁边,悄声说道,“何仁,一会儿再狠一点,让他以后不敢瞎买。”
    何仁脸一下就红了,他还没和这么好看的小姐姐近距离接触过呢。
    挨张诺打的时候不算……
    “行不行啊?求求你了,我也是怕我爸上当受骗,钱倒是小事儿,万一气坏了身子……”
    一冉还在那撒娇呢,突然发现何仁的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她才发现两人离得有点太近了,连忙起身,脸也红了。
    张诺则是捏紧了拳头,邦邦给了何仁两拳,“何老师,人家大美女问你话呢。”
    “啊……能!行!没问题!都包在我身上!”
    “嘿!”
    张诺这小暴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何仁连忙跳开两步,要知道张诺可是练跆拳道的,那力道何仁也承受不住……
    “小何,你过来看看,这个总没问题了吧?”
    何仁如蒙大赦,飞快走到老爷子身边,发现他手里拿着两个瓷碗。何仁有些纠结,人家可是能捡漏到寿山石印泥盒的男人,起码对瓷器和石器比较了解吧?一冉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结果仔细一看,何仁就麻了,他还是多虑了……
    “叔叔,您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这不是七彩玲珑盘吗?”
    何仁竖起大拇指,“没错,确实是玲珑盘,这个就可以打灯了。”
    “打灯?”
    “……”
    何仁无语了,合着老爷子只知道名字叫玲珑盘,不知道为什么叫玲珑盘。
    拿过刚才的紫光灯,何仁调成白光,打了个透光,盘子里面立刻出现了星棋密布的白点。
    “叔叔,看见了吧?有这个白点的,才能叫玲珑盘。不过您这个不叫七彩玲珑盘,而是青花玲珑盘,这是标准的青花瓷。”
    一冉的父亲乐了,青花瓷,他这还是一对儿,那肯定便宜不了,“这回是真的了吧?”
    “真,比真金还真。您的眼光真不错。”
    老爷子一脸得色,一冉却是不高兴了,她的本意是让何仁打击一下自己的父亲,怎么还捧上了?
    张诺强忍住笑意,拍了拍一冉的肩膀,小声道,“何仁最擅长的就是先扬后抑。”
    “先扬后抑?”
    就在一冉思考有没有这个成语的时候,何仁已经开始了,他把玲珑盘翻了过来,两个玲珑盘的底款都是四字纂书。
    “叔叔,这个款您认识吧?”
    “认识,我特意查了,不就是‘景德镇制’四个字吗?”
    “没错。好眼力!”何仁竖起大拇指,“那您知道这个款识意味着什么吗?”
    “这有什么?不就是在景德镇烧的嘛,那可是御窑。”
    何仁再次竖起大拇指,不过这次他的话听起来就不对劲了,“叔叔,景德镇是御窑不假,不过您没觉得这两个盘子有点新吗?”
    “有点新?人家保存得好不行吗?”
    老爷子拿起两个玲珑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他有些不耐烦了,“你别卖关子了,直说吧,到底是不是真的。”
    何仁微微一笑,“是真的,也是景德镇的。”
    老爷子刚要乐,何仁又捅了他一刀,“但不是老物件,而是五六七的东西。”
    老爷子也不是什么懂不懂,他一下就惊了,“五六七的?创汇时期的东西?你能确定?”
    “太能了。”
    “叔叔,您一定得记住,‘景德镇制’这个底款,只有出口创汇的时候才用过,当时景德镇烧制了大量的瓷器,青花那是重灾区。”
    “这个款识,和‘微波炉专用’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