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都城风云 帝王心术
作者:夕阳映月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最新章节     
    越州城,永远都是那么的繁华热闹。大街小巷交错有序,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华灯初上,万千楼阁闪烁着瑰丽的光芒,高楼宫殿比比皆是,一切都显得这座城池有多么的繁华。
    不过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皇宫里,繁华背后更是充斥着多少阴谋,猜忌,暗处更是刀光剑影,不过都是无形的。
    落叶城乱象初起,皇宫里也不太平。
    近日,太医院的两名太医被下了大理寺大牢,都说大理寺大牢是人间炼狱,不死也要脱层皮,这些平日里只会伸手诊脉,开药方的文人哪里受得了这种罪,好在大理寺丞为人圆滑,没有对他们用上酷刑,这些可都是圣上的御医,医术精湛,说不定自己哪天就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
    虽只是一些皮肉之苦,可也够他们这些平日里拿笔杆子的人喝一壶了。
    牢房之中,有两个遍体鳞伤之人,一个躺在草地上,一个靠在墙上,看样子是遭了不少罪。
    只听躺着那人说道:老墨,你可是圣上的御医,年轻时就跟着圣上,何时受过这份儿罪啊,也不知道哪个天杀的把圣上的病情泄露了出去,害的你我二人平白受了这罪。
    原来二人被抓,是因为最近宫里传出了一个谣言,说是圣上最近身体常有不适,龙体欠安。
    一时之间,皇宫里大臣,各个妃子,皇子全都私下里动起了脑筋。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圣上本来已到了花甲之年,那些大臣考虑的自然是该如何站队了。妃子皇子不言而喻,惦记的无非是那九五之位了。
    上官烈南听到谣言,大为震怒,自己的病情都传了出去,这还了得,于是他下旨令大理寺丞亲自调查,这才抓了二人。没办法,老墨是陛下最信任的御医,每次都是他为陛下诊脉,出了这样的事他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至于另外一人,不知是替罪羊还是何故,不过这一下子二人倒有了伴儿。
    那靠墙而坐的被称为老墨的人望了望他说道:你受了这么多皮肉之苦,还不好好休息,还满嘴的抱怨之气,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啊。
    那躺着之人说道:唉,这不是冤的很吗?也不知是谁造的谣,不过老墨,你可是圣上的御医,圣上的龙体你最清楚了,真的如谣言说的那样吗?
    看似随意的闲聊,却也带着目的。
    墨御医听他说完眉头一皱,若有所思,不过他没有表现的过于明显,回头望了他一眼说道:你忘了太医院的规矩了,圣上的龙体情况向来都是绝密,岂能随意打听,现在只是受些皮肉之苦,若让被人告到上面,你我二人可就要人头落地了。
    那人听完嘿嘿一笑,没有再继续追问,说道:这不是闲聊,闲聊嘛。
    说完就躺在那里不再言语,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谁知刚躺下没过多久,就过来了两个狱卒,把他带走了,说是要去问话。
    姓墨的御医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悟,他是为陛下诊脉的,被带回大理寺也是情有可原,那人虽在太医院做事,可单单抓了他一人却也有些奇怪。
    耳中还回想着圣上跟他的对话:老墨,这次要委屈你了,朕上了年纪,有些事不得不要开始考虑了,这水太静了,鱼都不露面儿了,是要扔些饵下去了。
    圣上,你的龙体比起去年已经恢复了不少,只要静心调养,一定会彻底康复的。
    上官烈南笑了笑:康复了又如何,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更何况朕还是个凡人之躯。有些事情早晚要面对,你的医术朕了解,你是朕最信任的人了,朕只要把想做的事情做了就心满意足了。
    臣明白,臣一定竭尽所能让陛下延年益寿。
    哈哈,你也会说这样的话了,你忘了年轻之时,朕问你可有长生之法,你当时可是一口就回绝了。唉,人都是会变的,这次要让你受些委屈,没有怨言吧。
    臣不敢,臣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福分。
    牢房里,刚刚被带出去的那名同僚没过多久,就时不时传来了一声声惨叫声,看样子又是被用了大刑了。
    老墨边听边自嘲的说道:还真是下了血本儿,这酷刑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可有些事情不是你该知道的,我还真挺好奇,你是被谁派进来的。
    养心殿,已经快到子时了,殿里的灯都还亮着。
    上官烈南正看着桌上的奏折,临安城,益州,嘉州同时上了奏折。都是状告落叶城知府以及通判尸餐素位,玩忽职守,因私废公的折子。
    奏折上还说落叶城已经激起了民愤,所有的商户都是敢怒不敢言,迫于他们的淫威之下,就连外来的商户也常能受到他们的不公对待。
    另外一封奏折倒是挺有意思,是秦州知府秦浩益上奏的,说是安平县知县吴迪,上任期间为官清正廉明,事必躬亲,一心为民。现在,三年之期将至,特上奏吏部酌情调迁。
    本来这样的折子是不用圣上过目的,可上官烈南却让随身太监刘宝去吏部拿来了这封奏折。
    落叶城之事终究还是闹到了都城朝堂之上,今日早朝之上,众大臣就议论纷纷,商量着该如何处置二人。
    众大臣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有提议撤销他们官职的,也有替他们说话的,一时之间争论不休。
    要说在这朝堂之上,以他二人的位置也比小卒也强不了多少,可也能引得大家争论不休,皆因二人背后所牵连之人。
    众大臣心里都明白,二人之事只是一个引子,这只不过是几个皇子之间的斗法而已。 那所图之人无非是为了二人背后之人:晋王。
    只要牺牲掉二人或其中一人,此事便有了结论。于是晋王这边的人提议,落叶城之事皆因通判李仁安毫无作为所引起,罢掉他的官职,另选能人去做这个通判。
    反对之人都说落叶城之事是知府玩忽职守,因私废公导致,罢官也应该罢掉知府才是,双方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最后只能请圣上定夺。
    谁知上官烈南却并未表态,而是拿出了这封秦州的奏折,让随身太监刘宝念与众大臣听,众大臣听罢,已有老狐狸猜出了陛下的心思:陛下既然没有表态,那就是支持他们只罢掉通判李仁安的官职了。至于拿出这封奏折,意图也很明显,就是想把这个吴迪调到落叶城任通判。
    朝堂就是一个小战场,臣子与臣子之间在斗法,臣子与陛下也在斗法。这些人斗了一辈子,早已经明白各自的心思了。
    按理说一个小小的知县直接调任去当通判,于法理不合。可晋王这边的人却无一人反对,陛下继续留着那孙敬知当知府,就是跟吴迪去当通判交换的筹码。朝堂之事讲究的是平衡,谁也不能一人占尽了便宜,都需要相互制衡。这才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支持瑞王的人一见陛下的态度也面露喜色,大家都知道这个叫吴迪的是瑞王的人,陛下此举是不是代表了某种态度。于是也都不再坚持要罢掉孙敬知这个知府的官职了,既然陛下有意让这个吴迪去当这个通判,也算是对知府的一种制衡了。
    背后之意不言而喻:既然你们都喜欢在落叶城生事,那我就一个位置安排一个你们的人,看着你们去斗法。这与之前唯独宠爱晋王一人可是天差地别了,很明显这次落叶城之事,圣上已经对晋王产生了不满。
    于是就有人站了出来,顺水推舟的提出了这个建议。双方只是简单的争论了一下,最后也是点到为止,既然双方都得了好处,谁也不好太过咄咄逼人,毕竟知府比起通判还是更重要一些。
    最终,经过一番博弈,终于有了结果:即刻调任吴迪前往落叶城任通判,处理落叶城之事。
    养心殿,殿外又传来了更夫的声音。
    太监刘宝望了望外面说道:陛下,已经过了三更了,您还是早些休息吧。
    无妨,你说这个叫吴迪的还真是有些奇思妙想,一个小小的知县竟然敢做这么大的事,朕把他调到落叶城应该合适吧。朕这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能让朕省心的,现在好了,一个知府一个通判一个同知,朕也算公平了,至于他们能不能用好,就看各自的本事了。既然他们都惦记,那我就看看他们用人的本事。棋子好当,执棋却难啊。你看看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一个个都想当这执棋之人,岂不知这其中多么的艰辛。
    陛下圣明。
    听说大理寺又抓了一人跟墨御医关在一起,看来那些人倒是挺上心啊。
    是的陛下,听说就是他暗中传出的谣言,大理寺正在调查。
    上官烈南心想:谣言谁传出去的朕还不清楚嘛,不就是惦记着朕的皇位吗?
    嘴上却说道:既然是他传的谣言,明日就跟大理寺说把他砍了吧,墨御医还要给朕诊脉,就早些放了吧。灭灯吧,朕要休息了。
    是,陛下。
    刘宝转身就去灭了殿里的灯,之后就出去了。心中还感到好奇:陛下什么时候对这刑狱之事还亲自上心了。
    不多时,殿里就一片安静了。
    只是上官烈南却并没有安睡,他还在想着那封信,那是暗卫从安平县寄过来的。信中有吴迪这一年多的所作所为,他无法相信,一个小小的知县,三年的时间就能让贫瘠的安平县改头换面了。可他真正想知道的事情却半点没有。
    他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朝堂也需要一个人来激起水花了,不然大鱼永远都藏于池底。但愿你有些真本事,落叶城可是你的老巢,我倒要看看这双生子之事到底是不是子虚乌有,如果你真能过了这一关,朕就不妨给你个施展的机会。
    黑夜里,他目光如炬,炯炯有神,一点不似之前那般虚弱模样。
    帝王心思深似海,满朝的大臣,谁又能想到陛下让这吴迪去落叶城任通判,还有这番算计,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