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万恶的工具书
作者:方城草鱼   重生之我是时空大盗最新章节     
    其实吃了唐僧肉那个女人,李国庆也遇到了,不但遇到了,还把她送进去了。
    那位所谓慈禧后人,到底是怎么发家的,网上没有定论,常见的说法是她在八十年代初从内地收购了一批古董家具,倒腾到港岛挣到了第一桶金,然后用卖家具的钱82\/83年抄底港岛房地产发了大财。
    但是,八十年代明清古董家具根本不就值钱。
    直到九十年代,1995年佳德秋拍举办国内第一个个人专场——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这也是内地首次明清家具专场。
    该专场全场第一名才拍了88万软妹币,是一个黄花梨螭纹台座。
    先不说她怎么把家具弄到海外,八十年代的明清家具根本就不怎么值钱,她得卖多少明清家具才能凑够炒房地产的钱?坊间传闻她炒的还是什么比华利12栋别墅,港岛的别墅,那可是贵得一批。
    李国庆猜的没错,她就是靠倒腾文物起家的。
    八十年代的港岛,宋朝和明朝的瓷器拍卖过百万港币的多的是。
    并且瓷器这玩意儿,可是比家具好带多了。
    李国庆从港岛索斯比那里跟她这个大捞家搭上了线,然后钓鱼执法向海关举报了她,把她送进去了。
    就是不知道圣僧没有投入女王的怀抱,最后会怎么样。
    不但帮剧组签下了迟庆祥,戏瘾发作的李国庆还非要客串。
    可这集拍的是“趣经女儿国”啊,除了唐僧师徒四人,剧里就没一个男的,不对,还有一个是守落胎泉的如意真仙,也就是牛魔王的兄弟,红孩儿的叔叔。
    如意真仙可是有打戏的,就李国庆那笨手笨脚的,根本不灵。
    杨导没办法,只得让李国庆穿上道袍,站在如意真仙身后,在如意真仙跟猴哥对话的时候当个背景板。
    后来还有好事者拿“苦脸道童”李国庆玩起了梗,说他是落胎童子,谁看了他,就能无痛人流……
    李国庆那张脸,成了莆田系医院的招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演了童子,李国庆还没尽兴,三天两头去找杨导,让杨导给他加戏,杨导都快烦死他了。
    要说剧组里最不烦李国庆的人,肯定就是大曾了。
    在吃上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的李大老饕庆,来到姑苏、临安、会稽,没少吃当地特色菜,大曾也没少跟他蹭吃蹭喝。
    俩人跟组在临安拍摄的时候,还作死跑到西湖边上,找当地人打听,吃了顿正宗的西湖醋鱼。
    “醋是醋,鱼是鱼,西湖是西湖,鱼腥是鱼腥,盘子是盘子。”
    这是李国庆对西湖醋鱼的评价。
    大曾总共吃了三口,第一口是好奇,第二口是不死心,第三口是心疼钱,第四口……实在是没下去筷子,把筷子给撅折了,没吃上。
    旁边一当地大爷拍着手说他们的吃法不对,西湖醋鱼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先净盘,然后夹鱼腹最肥处到盘内,然后将其与筷子一起扔了。
    扔了……
    “杭帮菜四大特点,高档、精致、讲究,还有就是难吃。”
    “你们知道苏东坡来临安当官为什么要自己做菜吗?就是因为当地的菜太难吃了。他宁愿吃没阉割过的骚猪肉,也不愿意吃西湖醋鱼。”
    “每一条鲤鱼都以自己做成西湖醋鱼为耻,恨不得让秦桧两口子站起来,它们跪在那,青山有幸埋忠骨,鲤鱼无辜做醋鱼。”
    那十年,岳飞墓被毁,秦桧等四具跪像也不翼而飞。
    1979 年,浙省为顺应民心,特地拨款 40 万元,重新修筑了岳飞墓,并在岳飞墓前重新铸造了秦桧、王氏、万俟禼、张俊等四具双手反剪的赤身跪像。
    李国庆和大曾也抽空去岳王庙踹了几脚他们两口子的跪像。
    “这样说吧,如果你吃了一口西湖醋鱼,觉得难吃,那说明你吃的不是正宗的,正宗的更难吃。”
    “吃过一次,如果被西湖醋鱼恶心死了,那么你和鱼都觉得不值。”
    段子手大爷滔滔不绝吐槽着,也得亏他们是在私营饭店里面,要是搁头几年的国营饭店,他早就挨揍了,不,他得打成反gm罪。
    ……
    这天,正在帮剧组抬道具的李国庆,迎来了找他的客人。
    “不好了,老板。”
    来人是独眼龙国奇。
    “不会说话……算了,又出什么事了?”
    李国庆手下这帮不会说话的家伙,让他彻底无语了。
    “上个月,港岛三联书店和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新书,叫《明式家具珍赏》,一经面世,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几万本。”
    “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又不卖书。”
    “有关系,太有关系了。”
    国奇从李国庆手里接过他搬的道具,随手扔到一边,道:“书里是大幅大幅关于明清家具的照片,只要你不瞎,就可以按照书上的样子去认明清的老家具。”
    “啥叫只要老子不瞎,老子本来就不瞎,你他么才是个半瞎。”
    “口误,口误。”国奇轻扇自己的脸:“不少港岛那边的商人来到内地,高价收购明清家具,无数喝街的小贩儿疯了一样,拿着那本书走街串巷铲地皮,到处收老家具。”
    “都知道姑苏是盛产老家具的地方,跑到姑苏来扫货的人也特别多,咱们的人不但收不到货了,还没少跟人打架。现在还处在严厉打击第二阶段呢,我怕咱们这总打架,早晚会出大事。”
    “咱们总共收了多少老家具了?”
    国珐南下负责卡本工厂以后,国奇就成了两个扫货小分队的总负责人,通县和姑苏早就被他们扫过好几遍了,他们目前的重点是在晋省下面的县市,尤其是清朝时期出地主多的那些县市。
    “到现在为止,共扫出来一千多件大大小小的老家具,但有很大一部分破损严重,就算修复后也没什么价值。品相完整,可以称得上精品的也就不到500件。”
    “这么少?”
    “已经不算少了,从清末开始,咱们国家饱经战乱,小瓶小罐啥的,逃难的时候往包里一塞就能带走,大件的家具可没法带。那十年破四旧,对老东西的摧残更加彻底,能完整保存下来的都不容易。”
    “头两年还行,隔三差五就能扫出来好东西,这两年越来越难扫了,有时候一两个月甚至好几个月都扫不出来可以称得上是精品的。”
    “会不会是你手下的人藏私,扫出来好东西不上交?”
    李国庆盯着国奇的眼睛问。
    “额……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尤其是港商大规模进来以后,我手下就有好几个自己出去单干了,这种情况,在所难免的。”
    “港商他们在内地收了,也不容易弄出去吧?”李国庆问。
    “怎么说呢,其实从50年代开始,就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保护古董家具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和行政管理办法。”
    “但是财帛动人心啊,尤其是现在,都有人喊出来‘一切向钱看’的口号了,老百姓为了钱都快疯了。当工人一个月干死干活,才挣几十块钱的工资,扫出来一件老家具就能卖几百几千块,能不疯嘛。”
    “甭说老百姓了,就连边境线也比以前松多了。”
    国奇叹了口气,道:“明清老家具又不跟瓷器似的,上面就写着什么永历年制,宣德年制之类的年号,港商们花钱收买鉴定专家,让他们把明朝清朝的东西鉴定成1911年以后仿的。”
    “我战友转业后就在粤省的海关上班,他说他们单位现在都快被港商们弄成筛子了,请客吃饭都是日常操作,什么送进口的名表啊衣服啊,送他们的孩子出国留学啊,太多太多了。”
    “行了,我知道了,扫家具工作就到此为止吧。不过你们扫老物件的工作别停,但是首先要保证你们的安全,尽量别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