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纨钦慕,贾政告诫
作者:一只写字笔   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最新章节     
    荣庆堂内气息一窒,就连屏风后的绰绰人影也不再走动。
    鸳鸯站在贾母身后,只觉心中躁动,一双美目几欲滴出水来。
    贾母常常舒了口气,之前他和贾政有过猜测:
    贾政觉得贾瑜拜师之后,会醉心学问潜心钻研,最终成就一代大儒,
    贾母认为贾瑜会科考入仕,借着王怀川的人脉成为未来的政坛新星。
    无论哪一种,她都会想着尽力拉拢贾瑜,再保贾府百年富贵。
    而今却万万没想到,少年竟有这等吞吐天地之志。
    原本想好的拉拢的话,要许诺的好处,竟吐不出一字一句。
    屏风后,王熙凤原本带着李纨在和几个妹妹聊天。
    凤姐螓首左右晃动间,突然和这几个小人儿议论说:“我猜那个瑜哥儿此时定是得意非凡,我要是他啊,能拜这样的师傅,怕是飞上天去了。”
    李纨嘴角含笑却不说话,只是低头帮惜春剥瓜子,也不知是认同还是不认同。
    探春却不服气,她总觉得她这个瑜哥哥不是个肤浅的人儿。
    忿忿之下,便和王熙凤打赌,约定好谁输了就要请对方吃一顿席面,在座的姐妹妯娌一个也不能少了去。
    王熙凤看着探春不服气的神色,纤纤玉指点了下她雪白光洁的额头,打趣道:“没成想我身边竟然多了个贾瑜的小门客哩。”
    探春闻言,英气的脸蛋顿时染上淡淡羞红,她不禁嗔道:“凤嫂子!”
    她们姐妹间一时你来我往打闹起来,一直到贾瑜进门之后才渐渐安静下来。
    王熙凤和探春忙不迭坐在椅子上认真聆听,却没注意到一旁的李纨也悄悄竖起了耳朵。
    待听到贾瑜那句振聋发聩的:为天下百姓之安定而读书时,姐妹五人不由为之震撼。
    王熙凤坐在靠椅的软垫上,闻言娇俏的身子一软,向后跌去。罗裙下一双修长的玉腿交缠在一起,神色呆呆,呢喃道:“我还是小觑了他。”
    原本心中的一些小心思,此刻也灰飞烟灭。
    自家的那个贾琏,就是拜上十个老师,又哪里比得上这等好似评书里的人物?
    李纨听了凤姐的呢喃也是默默点头,桃腮杏面上钦慕满满。
    初见时,她只道贾瑜是个好学的少年,从他身上看到了逝去的丈夫的影子。
    后来又听闻他大闹荣庆堂,让王夫人吃了大亏,觉得这少年称得上一句有勇有谋。
    到今天,竟听说他拜北方文坛领袖,仕林大儒王怀川为师时,心中震惊之余不免多了些崇拜。
    可谁知,他竟有如此惊天气魄,年纪轻轻就有这等远志。
    苏子瞻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如今贾瑜年纪尚小,却已得其一。
    这般惊艳的人儿,偏生又被她遇见。
    她那颗常年死寂的心纵然再怎么古井无波,此刻也激荡起来。
    一旁的探春也不再打趣凤姐,她回神的最快。
    早在先前看见贾瑜大闹荣庆堂,她就有了些许向往,幻想自己生做男儿身,荡尽府内不平事,护持姐姐妹妹。
    她隐约间,已经将贾瑜视为自己的男儿替身。
    因此虽然骤闻贾瑜之志,探春心中惊讶之余又不免有些理所当然。
    瑜哥哥,本就应该是这样的人物!
    柔荑沾了沾茶水,探春轻轻伏在案上写字,默写的正是刚才贾瑜立下的志向,一字一画间小脸神色格外认真。
    越书写,便越觉得这志向可谓惊天动地。
    星眸俊眼看了看坐在一旁的二姐姐,四妹妹。
    她心中莫名起了股冲动,想要把自己一直以来心中烦闷着的,忧虑着的,思考着的,追求着的,诸般事情,和这个瑜哥哥说说。
    或许他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看着堂下神色坚定,气魄惊人的少年郎,贾母叹了口气。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或许真的老了。
    将原本心里那些见不得台面的心思扔到一边去,她欣慰说道:“族里有你这样的后生,我就是现在立马死了去地底下见先荣国,也有底气了。”
    “......”
    贾瑜无语。
    怎么感觉从自己大闹荣庆堂之后,贾母现在似乎也越来越喜欢将先荣国放在嘴边了......
    鸳鸯连忙道:“老祖宗可不许胡说,我看您还能活到期颐之年,等着看瑜哥儿抱重孙也说不准哩?”
    贾瑜也附和着鸳鸯的话道:“是啊是啊,我还等着您和我儿子说说他爹当年的事迹呢。”
    二人此刻对视一眼,心中顿有一种配合默契从容无间的感觉。
    贾母拿着拐杖,轻轻敲地,笑着说道:“你们两个人儿,净会连在一起糊弄我。活到那么大岁数,别人不得说我是老妖怪了啊。”
    一番逗趣之下,她又笑颜大开。
    其实这老太太,除了喜欢和稀泥,过分偏爱宝玉之外,倒也还不错。
    贾母坐在火炕上,和贾瑜贾政等人说了些家常,便感觉自己精力不济。
    她锤了锤自己的腰,感叹:“人呀岁数大了,只说了这么会子话,就已经困乏了。你们两个也回去吧,不要陪我这个老婆子熬着了。”
    看到老太太确实神色有些萎靡,贾瑜方才和贾政一同告辞离去。
    二人出了荣庆堂,过了游影长廊,本该就此分别。
    却见贾政站在原地,思忖再三,还是和贾瑜说道:
    “瑜儿,今日你来之前,我原本怕你拜师之后便得意忘形,目中无人。如今你能够立下这等志向,看来是我多虑了。”
    “但须知,世上之事俱是知易而行难。求学之路漫长,将来切不要因一时之坎坷放下你心中的志向。”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贾政殷殷叮嘱,情真意切。
    这并非是他在撑什么长辈的架子,而是在他宦海沉浮,抑郁不得志之后。
    对眼前这个后辈最大的期望。
    或许他也是在贾瑜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的影子。
    贾瑜躬身行礼,不管德行如何,是不是后世分析的假正经。
    贾政是阖府上下,唯二的从穿越以来一直在支持着自己的人,对于这样的恩情,贾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