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舆论
作者:轩辕晔   逍遥大宋最新章节     
    在刘轩回答后,大庆殿内陷入了一个短暂的安静,官家和太后没有说话之前,没人敢发言。
    这时,慕容仙一边擦拭着手,一边走进殿内。
    “陛下,姜自在已死,请陛下吩咐。”
    听到死讯,众人更是压低了头,心中纷纷感叹,这个年轻的皇帝,已经颇具威严了。
    此时朝中的各个官员,没人再敢忤逆赵祯的话。
    “让其家人来收尸吧,你先下去。”
    “是。”
    随着慕容仙走出殿外,殿内又是安静了下来。
    赵祯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主要是殿前司并没有查出什么东西,他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他抬起头,看向刘轩,顿时眼前一亮。
    何不问问自己的皇兄呢?
    “那个,刘大夫,昨夜你在现场,你有何发现吗?对于这个凶手有何看法?”
    刘轩听见赵祯的问号,总算是问到正事了,我正好不知道如何开口呢。
    他总结了下昨夜宋慈告诉自己的事,然后回道:“陛下,臣确实对此事,有些看法,但不多。”
    赵祯心中一喜,果然。
    “你说说。”
    刘轩继续说道:“陛下,昨夜案发时,臣第一时间便让人查看了那些死者的伤势,发现,他们不仅仅是脖子被人划开那么简单,在伤口处还发现了箭毒木的成分。”
    “何为箭毒木?”
    赵祯是真没听说过这东西。
    “陛下,这箭毒木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所以,第一时间虽然血流不止,但很快便不再流血。”
    赵祯听到刘轩的话,立马将慕容仙又叫进了大庆殿。
    “陛下,确实和刘大夫说的一样,那些死者,大多数是心脏麻痹,窒息死亡,但也有一部分是失血过多而死。”
    慕容仙的话算是验证了刘轩刚刚的发言。
    赵祯还是不太明白,继续问道:“这箭毒木有何特点吗?”
    刘轩继续科普了起来。
    “这箭毒木主要分布于广南东西路(现在的广东、广西、云南一带)、琼州(海南),也就是东南沿海一带,我们这边根本不可能有。”
    众人听到刘轩的话,皆是紧锁眉头,这难道是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或是组织干的事?
    赵祯也是同样的想法,一时间没有了思路。
    “陛下,昨夜臣让慕容指挥使带话给你,你可曾记得?”
    刘轩的话,让得赵祯和慕容仙一愣,昨夜的话?不就是有人提前计划了这次的事情吗?
    “牙齿漆黑。”
    刘轩说了四个字,其他官员则是疑惑,难道是那凶手额牙齿漆黑吗?
    赵祯还是没有搞懂刘轩的意思,这牙齿黑能知晓什么?
    “并且臣还忽略了一点,就是那人的耳洞特别大,因此,臣猜测,这人可能是大理国基诺族的人,陛下若是要查,可以派人前去大理国试试。”
    随着刘轩的话说完,群臣议论纷纷。
    “这事怎么突然扯上大理国了?”
    “是啊,这大理国不是和我大宋互相交好的吗?”
    更有人当场怒斥刘轩,这人居然是户部尚书张耆,原本此时的张耆回是枢密使,但因为刘轩的介入仍旧是户部尚书,当然对刘轩喜欢不起来,他是刘娥的心腹,心知刘娥对待着刘轩不同他人,但还是当庭斥责了刘轩。
    “刘大夫,莫要在这胡言乱语,你这是在挑拨两国关系,可是要负责任的。”
    刘娥见到张耆的话,不自觉得皱起眉头,虽然这张耆对她有恩,但威胁到自己儿子,那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会放过他。
    想到这,刘娥怒声道:“不要再吵了,先听听刘大夫怎么说。”
    瞬间,场面安静了下来,张耆更是心中发怵,难道自己会被太后记恨上?这刘轩和太后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轩见众人安静,看都没看张耆一眼,继续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在下游历四方,此前有到过这大理国的基诺族的底盘,因为文化的不同,他们那的人从小便会打耳洞,并且在耳洞内卡上一个圆盘,而且他们那的人刚好以黑齿为美,再加上这箭毒木的生长环境,臣猜测那人应该就是基诺族的人,哪有如此多的巧合。”
    随着刘轩说完,众人纷纷点头,确实,这一点相同之处可能是巧合,这三点都是,那绝不可能。
    可是再想想,这大理国一向与大宋交好,这突然的刺杀是怎么回事。
    刘轩仿佛是看出了众人的想法,语气平静地说道:“这个人行为,为何要上升到国与国之间。”
    赵祯恍然大悟,是啊,人家不一定就是大理国派来的人,说不定是被人花钱雇佣的杀手。
    此时张茂则从殿外走了进来,在赵祯耳边说了什么。
    众官员则是好奇了起来。
    听到张茂则在自己耳边说的话,赵祯的眉头越来越紧,这次的事情有些麻烦了。
    他看向底下的大臣,叹了口气。
    “现在百姓中都在传,太后德行有失,把持朝政,引来猫妖,从而杀戮百姓,诸位,可有什么应对之法。”
    说完,赵祯有些担心地看向刘娥,自己的母后为国数十载,现在却是被人如此诟病。
    就连底下的刘轩也是有些担心,看向刘娥的目光都透露着着急。
    “无碍,人在做,天在看,哀家无愧于百姓,更无愧于大宋。”
    刘娥的话顿时让得官员们大呼:“太后千秋万代!”
    刘轩则是第一时间说:“陛下,此事和榆林巷一案必然有所关联,这是在扰乱民心!当务之急是要找出散播谣言之人。”
    “是啊。”
    “刘大夫说得对。”
    众官员纷纷点头。
    赵祯心中也知晓,但目前该如何让处理这个事。
    他看向刘轩,希望刘轩能想个好办法。
    刘轩思索片刻,立马道:“陛下,若真随有百姓意,让太后举行还政仪式,就是变相地承认确有猫妖,此事万万不可,在宋辽之战打响前夕,突然出现猫妖之说,对后续战争会有很大的影响,有失民心。”
    听到刘轩的提醒,赵祯心中一惊,这是连环计!好歹毒的计策。
    “这该如何是好?”
    赵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脸色凝重。
    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刘娥都有些不知所措了,何况那些大臣。
    瞬间整个朝堂议论纷纷。
    民心不可失啊。
    喧闹了许久,也没人想出办法。
    刘轩也无计可施,这是一场舆论战,结合这个时间点,想必一定是辽国那边搞出的事情,也不知是谁想出的办法。
    赵祯不断的在殿前踱着步,双手不停地搓着,着急万分。
    这多拖一天,都会让朝廷的威严多失一分。
    突然,站在刘娥身边的曹须轻声地在刘娥耳边说道:“太后,奴家有一计,不知可讲否?”
    刘娥一喜,立马说道:“你说。”
    身边的赵祯也是听到了曹须的话,转身一脸希冀地看着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