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夜话(碎碎念)
作者:苓安   济世凡医最新章节     
    开篇写下来,这是一章闲白。
    都是。
    不喜欢可以直接跳过。
    大概讲一下,江云初这本书的由来。
    本来是留在最后一章讲的。
    但是现在提前讲一下吧。
    原因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
    这里就不多说。
    本来我的想法就是,写完苏子阳吧,就拉到了,
    后来好多朋友又留言说,看的不够尽兴。
    或者看的过于专业了。
    让人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不舒爽。
    这个真是让人难受。
    而且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是,真的会有这么多人看中医类的小说。
    我在里面看过几本中医比较火的小说。
    但是都是带系统的。
    讲究的是一夜成名。
    卡的是人生的bug。
    可是人生茫茫几十载。
    哪里有这么多bug给人们好卡呢。
    我还是想继续脚踏实地的再写一本,
    而且我通过写苏子阳,也是在不断的学习。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我真的感觉到了隔行如隔山。
    不行就是不行。
    笔力差这种事情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弥补的。
    能够写到现在已经实属不易了。
    所以还望轻喷。
    毕竟读书的时候,也是个语文作文困难户。
    江云初整本书的构架,就是属于稀释版本的苏子阳。
    是属于,故事情节更多,但是知识水平不会下降。
    干货是一直都在的。
    只不过章节更加长了。
    融合在各个环节之中了。
    不会再出现那种,大篇幅的,大量的专业术语了。
    我也在努力的避免各种专业的术语,尽可能真的让他小说话,娱乐化。
    但是小说是不能代替正规的中医书籍的。
    我写小说,只是给各位种个种子,引个兴趣,留个机缘而已。
    至于说,以后能够搞成什么样子的话,还是要学习,还是要从经典之中学的。
    不能跟我学。
    我的学识也都是有限的。
    是不究竟的,不完全的。
    因为个人之力终究有限,并不能究竟一种学问。
    我也是一直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看书。
    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住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
    周易六十四卦。
    唯有谦卦,爻爻都是好的。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卑使人进步。
    这句话是永远没有错误的。
    。
    这里说到的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学习内容的问题。
    这个我在文中,多处已经三令五申的讲过许多了。
    所以来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就将大医习业再解释一下。
    从圣贤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看看怎么学习,才能成为一代大医。
    首先必须熟悉,熟读,熟练掌握《素问》、《针灸甲乙经》、《黄帝针经》。
    针经,也就是《灵枢经》。
    这里就是说,人想当医生,就首先得明白人的生理病理。
    了解生理。
    最好的方法就是学经络。
    知道经络的关系,知道经络的运行。
    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所以首先明经络,也就是后面说的。
    “明堂流注,十二经脉,表里孔穴”
    这些内容。
    就是讲的人体的经脉流注问题。
    就是说,有什么顺序,什么时辰走什么经。
    十二经脉,这是是一个代表。
    十二经脉不仅仅包含的是十二条正经,还包括奇经八脉,络脉,孙脉,浮脉,等等一系列的经络问题。
    如果说,你真的经络学的够扎实,够细致的话,看一眼别人,就知道别人是什么病。
    到那个时候,就真是神医了。
    “三部九候 ,五脏六腑”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齿之?。
    上部?:?前之动脉,以候??之?。
    中部天:?太阴(??部)以候肺。
    中部地:?阳明(合??)以候胸中?。
    中部?:?少阴(神门?)以候?。
    下部天:?厥阴(五?或太冲?)以候肝。
    下部地:?少阴(太溪?)以候肾。
    所以,天中有天,地中有地,三而三之,是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三才之中又分三才,五行之中又分五行。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也。
    “本草药对”
    这就是指的诸家本草之书。
    以《神农本草经》为首,之后各家各有所发挥和解释。
    比如后来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张仲景,王叔和这个有文已经讲过,不再多说了。
    魏晋名医阮河南也是一代大医,在河南一代,阮是个大姓。
    范东阳,范汪,字玄平,南阳顺阳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医学家。曾任东阳太守,故被称为范东阳。
    不过范东阳和阮河南的书,都已经失传了。
    张苗,西晋着名医家,生平、里籍均失载,陶弘景称张苗等为晋代以来一代良医。
    张苗的着作也多失传。
    《外台秘要》
    之中对于张苗的理论多有描述。
    比如发明的“汗蒸法”“导尿法”等等,“葱叶除尖头,纳入茎孔中吹之,初渐,渐以极大,吹之令气入胞中,津液入,便愈也。”
    等等理论多有记载。
    但是他自己写的书,也应该处于失传状态。
    靳邵,也是晋代医生。具体生卒年月不详细。
    他是从小时候就致力于经方和本草。
    这人有个绝招,善于配制“五石散”,在当时的年代非常受欢迎,尤其被为当时崇尚服石之风之诸公卿所推重。
    “解阴阳禄命”
    这个就是说,让你能够了解阴阳命运,了解一下关于八字或者其他一些算命的方式方法。
    人啊。不能不信命运。
    有句话叫,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诸家相法。
    这个我之前有写过,《柳庄神相》《水镜神相》《铁关刀》等等等,很多,大家自己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
    “灼龟五兆”
    灼龟,这个就是烧乌龟壳子,看看那个裂缝的走形,然后确定一下这个事情的吉凶祸福。
    这个龟壳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很多裂缝。
    纵向的叫“墨”,也叫“兆广”或者“兆干”。
    横向的叫“璺”,也叫“兆坼”或者“兆枝”。
    就类似于数学里面学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样。
    这个灼龟,在以前的时候,更原始的时候,也不是烧乌龟壳子。
    而且各种大型动物的肩胛骨,比如牛的,羊的,猪的。
    也是看裂缝,意思差不多,用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还有一种记载,说这个五兆,就是用“折竹长寸馀者三,以手弹於几,以占吉凶,命曰五兆”
    也是一种特殊的占卜的方式。
    反正也都是古代比较古老和原始的方式了,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
    这个需要人心比较纯净的时候才能用。
    “《周易》六壬”
    周易这个就复杂多了。
    比如“文王金钱卦”“六爻”“梅花易数”等等。
    都是通过用钱,看阴阳的形式,再结合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来推算吉凶的。
    六壬也是。
    不过六壬不是用钱,而是通过排盘。
    以“月将”加于“占时”之上,然后再排布各种神煞等等,得出四课,然后再得出三传,最后再占卜吉凶。
    这里为啥不提“奇门遁甲”和“太乙神数”。
    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奇门遁甲一般用于军事战争的时候。
    太乙神数,也一般用来参算国运。
    不用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和人事上的占算。
    所以这里特意提到了六壬。
    没有说这两个。
    而且六壬很复杂,又很精细。
    他几乎是所有占算模式之中,最精细的一种运作方式。
    就是学起来很难。
    而且六壬是类占。
    又考验人的逻辑思维,又考验人的象形思维。
    而且知识点极其的驳杂。
    需要记忆和学习的东西特别多。
    又有“车载奇门,船装六壬”的说法。
    意思是,大六壬比奇门遁甲需要学习记忆的资料还要多的多的多。
    船要比车装东西装的多的多。
    人们常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
    这个真的神乎其神。
    讲到此处,我想插几句话。
    就是说,占卜之事。
    很多人视为封建迷信。
    或者又有一些鬼畜的中二青年,讲什么因果报应之事。
    其实占卜这种事,是古代人文客经常玩的一种东西。
    其实就是为了娱乐。
    比如说,射覆。
    就是将一个东西,放在盒子里,或者抓在手里,让对方猜算,看看能不能猜对。
    以此来玩游戏。
    而且这种事情在古代很是盛行。
    也不参杂什么神鬼迷信之事。
    这种事情。和祷告,做法是有根本区别的。
    他是通过一种计算方式,来去测算,规律的变化形式和方式方法。
    而不是通过驱使鬼神去帮助自己达成某一项目的。
    因此。
    这个事情和观香,问圣杯,在神像面前问事,是绝对不同的。
    所以来说,这个一定要注意。
    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这是绝对不行的。
    这个东西就和算数学题一样,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去运行这个已经知道的数据,然后得出一个可知的结果。
    这就是数术的本质。
    而不是像网上那些什么中二少年一个,什么奇门遁甲,土河车,什么东西,我也听不太明白,但是听起来就很尴尬的样子。
    法术是法术。
    算术是算术。
    而且就算是法术,你也看不到像电视上那种带声光特效的样子。
    就像雷法,就是拿手指头一掰,对着天上一指,天上就打雷?
    哥们你是发电机啊?
    说发电就发电?
    你是电鳗啊?
    关键是还有人信,你说奇怪不?
    停停停!
    不吐槽了。
    继续说正事。
    反正以上说的这些事,必须要精通,熟悉。
    就算是不精通,也要熟悉和知道。
    不然很多东西就读不懂。
    读不通。
    没有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中医学起来是很难的。
    记得有一次,一个人拿着一本书,我忘了是什么书了。
    好像是《诊宗三昧》还是什么,我想不起来了。
    他在读这本书。
    然后里面有句话。
    原话我可能是记不得了,只记得大概那句话好像是“脾寄于西南”。
    他当时就特别的疑惑。
    抱着书,皱着眉头,一顿琢磨。
    根据解剖?还是根据别的。
    怎么脾和西南扯上关系了?
    这让他非常头疼。
    特意把这个话记下来,然后遇到我了之后,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西南是坤卦,五行属土,,脾在人体脏腑之中,五行也是属土的。
    而且坤是纯阴,脾是太阴。
    以脾类比坤卦,在西南方向,所以有这么一句“脾寄之于西南”这么个意思。
    所以有基础的话,起码这个事情就不会出现。
    只要是学医,五行阴阳这些东西是绕不开的。
    我记得有一个中医院大学的教授,在一个演讲上说过,他就要搞“纯粹的中医”。
    我当时不理解,什么为“纯粹的中医”。
    教授说,他致力于,让中医脱离于古代“封建迷信”的文化之中,让中医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
    医学就应该是“肝心脾肺肾”,而不应该是“木火土金水”。
    我当时一听,心里暗骂:“去你二大爷的吧。你就说你想西化中医就得了呗。你咋不说,让西医脱离物理和化学呢?”
    ct等光片的问世是得益于x射线的发现。而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偶然发现的,然后在1896的柏林物理学会会议上公诸于世的。
    那么,他是个物理学家,你咋不说,不行不行。
    西医就应该是“肝心脾肺肾”,而不应该是“x射线的呈象呢?”
    这不是纯扯犊子。
    世界上第一个合成的化学药品是乙酰水杨酸的物质,也就是阿司匹林。
    这是一个化学教授合成的。
    也是工业革命催生的结果。
    也是随着各种显微镜等等微观的观察手段的进步,才诞生出来的东西。
    而不是说,纯粹就是为了治病救人,才研发的东西。
    伟哥都知道吧,一开始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治心脏病的,后来发现治心脏病不怎么管用,但是治ed倒是挺好用。
    那行,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当治ed的就行。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
    提纯的东西,永远比不了天然的东西。
    这是肯定的。
    就像你的认知是有限的,你也不能保证,你所用的提纯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其他的成分在起效果。
    这就是关于本次碎碎念我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