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龙场悟道之地!
作者:木11   玄幻:投资反馈,我成反派护道者最新章节     
    “对这里了解的多吗!”书院院长带着楚询走入一处圣地,进入这里此方的大道都明显浓郁多了,儒教的大道都对这里格外亲切,天地间环绕着浓郁的清气,若是有人在此读书,哪怕是愚笨蠢货也会开启智慧,化作智者。
    “昔日‘理圣’在此悟道,闭死关,破而后立,从而有了如今的书院,也是从那事起儒教体系才是真正崛起于九洲!”书院院长感慨。
    在当年。
    至圣先师创造儒教。
    而这一脉仅仅是在儒州小有名气,却并未是主流,哪怕后续形成了大派依旧不足以代表儒州,而随着‘理圣’的出现,种种理论从他口中提出,让世人知晓儒教还能这样修行,并非要拘泥于形势种。
    因此儒教一飞冲天,用了不足短暂百年便成为儒州唯一的修行体系,更是一举奠基了自身位置,虽起身晚于佛教,道教,但在成就上儒教只用了短暂岁月便追赶上,成为神州大陆最永恒的三座不朽势力。
    外界。
    不管如何变迁。
    皇朝更迭。
    帝族殒灭。
    就连那些古老的不朽道统,如辉煌的补天教,还有近日的天衍道统都在时间岁月中殒灭,过上漫长岁月后将无人再记住他们,而道教,儒教,佛教则截然不同,这是一种深深的文化,早已侵入神州大陆,不可驱散,也无法驱逐。
    哪怕昔日诞生过灭佛令,佛教遭遇过两次重大的打击,佛教圣地小西天都不能保住,却依旧能重新崛起,那是因为文化已经侵入九洲各势力,纵使涅盘也终有崛起之日。
    然。
    在儒教。
    有两位圣贤。
    至圣先师。
    理圣。
    二位无上的伟人,被儒教修士所虔诚的祭祀叩拜,一位创造了儒教,一位奠基了儒教,皆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书院与至圣道宫也理所应当的成为儒州的两大圣地。
    眼下,这处地方便是书院的圣地‘龙场’外表形似一条延绵的真龙山脉,据说是一条真龙死去后化作的山脉,而至圣先师修行儒法,深觉困惑,近乎着魔,便在此地闭死关,成则帝,败则亡。
    万幸。
    他成功了。
    并悟出了不可一世的思想。
    觉与此地有缘。
    便与此传道。
    建立书院。
    书院来历便是如此。
    楚询脸上流露出释然情绪,难怪此地的儒道格外的浓郁,想感知极其清楚,不过这也与自己所猜测的并无多少区别。
    “但这是书院根基,寻常人不能踏足,哪怕是书院大儒也轻易不得涉足此地!”书院院长喃喃,这是最神圣之地,是不允许大儒借此修行只为突破自身境界,那不仅是在浪费此地的道韵,也是在对先贤的亵渎。
    “你不同!”书院院长又复杂的看着楚询,身兼儒教三成气运,早已与儒教绑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楚询若是在此修行有所突破也能适当反哺此地,况且,楚询的局境也必须用到这处祖地。
    楚询默然。
    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无形中。
    亏欠儒教如此多了。
    谈话间。
    也见到一处紧闭的石门前,书院院长神情恭敬,向着石门躬身行礼,真诚道:“九十七代书院院长,李慕白,叨扰圣贤!”
    恭敬行礼。
    沐浴净身。
    掌心轻轻摁在石门上。
    缓缓用力。
    咯吱~!
    伴随石门打开,露出石门后的天地,只有一间屋舍大小的地方,正中央有一位面容清瘦的老人石像,他目视前方,双眸温和,袖袍微微松开,纵使是石像也有一股浩荡的清风徐徐扑面而来,令人忍不住便喃喃一声:“老先生!”
    而这位便是‘理圣。’
    书院的开拓者。
    儒教的奠基者。
    “晚辈李慕白,叨扰圣贤!”书院院长恭敬的行礼,在石像前摆放着一面石桌,上面供奉着香炉,以及三个果盘, 一缕缕清香冉冉升起,让那清瘦的老人面容朦胧,抬头望去,宛若活过来了,双眸微微下垂,在望向楚询。
    “后生楚询,拜见先贤前辈!”楚询也接过书院院长递来的三炷香,躬身行礼,毕恭毕敬的插入香炉,对圣贤敬仰。
    久久。
    未曾有动静。
    楚询缓缓抬头。
    内心深处泛起少许的失落,还以为来到此地后便有无上的机缘,转而就释然了,若是谁到这都能获得无法想象的机缘,儒教早已称霸神州大陆,也不会仅仅局限在一州之地,心态也自然而然的放平了。
    “这些时日你便在此修行吧。”书院院长轻声道,这是儒州距离大道最近的地方,同样也是儒教修行言出法随最容易的地方,若是在此地还不能有所收获,那去神州大陆各地也是同等效果。
    “好!”
    楚询点头。
    “每日打扫石室内的卫生,并为圣贤敬香,余这倒也没有!”书院院长语气清缓,这石室内还有一张石桌,以及石床余这倒是并无,但此等境界的修士也不需吃饭饮水,倒是无需那些繁琐之物。
    “我走了!”书院院长又道。
    “我送你!”
    “不了!”
    书院院长微微摇头。
    留下些许书籍。
    ……
    石室内。
    恢复了淡然心态的楚询也放平了心态,同时对掌握儒教的‘大道’还是拥有极高的把握,当日他离开儒州便是儒教的积攒太浓郁了,要强行以儒道破境,不得以用其他大道进行压制,因此他的儒教积累很足。
    如今。
    又是在此地。
    自当更甚。
    简单的扫下石室,盘坐在阳光折射的地方,身前涌现一本院长遗留的书籍,翻番翻阅,望着里面的内容,竟不知不觉的陷入里面,当夜幕来临,寒意涌来时才恍恍惚惚的从翻阅中惊醒,目中却皆是惊叹,此书甚好。
    如此。
    日升日落。
    云升云散。
    转瞬之间。
    便是多日,于此地修行,外加翻阅书籍,无形当中只觉对天地大道感悟无限激增,那对儒道本就只有一线之隔的距离此刻恍然大悟,只觉要触碰到儒道真谛,只要沉浸下去,便会将那玄之又玄的大道抓住,从而掌握。
    而他的身后,那清瘦的老人石像此刻也宛若活了过来,有一缕缕浩然清气弥漫在石像之上,望向那即将陷入悟道的年轻人,神色闪烁赞叹,随着意动,那涌动的儒教清气没入楚询身躯,让那陷入悟道边界的他直接坠入深沉的悟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