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宋的“万人空巷”
作者:月关   临安不夜侯最新章节     
    杨沅从班荆馆出来,走上星桥时稍稍犹豫了一下。
    他在考虑,要不要去凤凰山下寻找鸭哥。
    这一天下来,他的腿都要跑细了,急需一个助手。
    别看这个助手只是替他跑腿打杂儿,但杨沅所有的秘密几乎都无法瞒住这个人。
    所以,这个人必须绝对可靠。
    在杨沅心中,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鸭哥。
    只不过看看此时天色,若再绕道去凤凰山,只怕等他赶到时,陆亚已经回家了。
    还是去陆家骡马店堵他吧。
    想到这里,杨沅便径直回了临安城。
    等他还了骡子,回到后市街附近的中瓦子时,已然天近黄昏。
    “王妈妈茶坊”前,车轿络绎不绝,茶坊中已经是人满为患了。
    一楼散座区,本来每张桌子只有四個座位,此刻却都挤了七八个人。
    二三楼的雅座,除了已经被人预订客人却还没到的,也都挤得满满当当了。
    茶坊门口,仍然有许多客人赖在那里不走。
    他们也知道茶坊里边已经没有座位了,可就是不舍得走。
    他们是来听书的,今儿是曲先生“说三分”的最后一讲,太多人想第一时间知道大结局了。
    虽然站在外边听不到说书人的声音,可里边的听众可以往外边传话呀。
    “说三分”也就是“说三国”,北宋时汴京的瓦子里就有说书人讲这个故事了。
    北宋时候“说三分”最出名的评书艺人,名叫霍四究。
    如今临安城里“说三分”最出名的艺人,名叫曲涧磊。
    曲先生如今在勾栏瓦子里的声望,已经把他的前辈霍四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临安如今有大型瓦舍二十四座,勾栏不下百余处,都在疯狂地挖角曲先生。
    那些自知竞争不过的瓦舍就派了人来,不惜重金也要在曲先生说书的地方买一个位置。
    他们来时都携了纸笔,曲先生那边说书,他们就埋头速记,回去后整理出来照本宣科。
    尽管是转了一手的故事,照样是客似云来。
    因为曲先生的“说三分“,和前人说过的故事全然不一样。
    杨沅见此盛况,不禁微微一笑。
    从那拥挤不堪的街头慢慢走过去时,他的心中有种莫名的得意。
    玉腰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的小歌伎,一跃成为临安十二花之一,是他的杰作。
    眼前“万人满巷”的曲先生说《三国》,同样是他的手笔。
    那种幕后大佬操纵一切的感觉……
    就像电影节时,机场上涌来无数的粉丝,狂热呐喊着他们偶像的名字,只盼他能向自己投来一眼。
    可是,无声无息地从镁光灯范围之外,悄然走过的那几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却是一言就可以决定他们偶像前程的真正大佬。
    那个远远看你一眼,都能让你兴奋欲狂的人,在这些大佬面前,却是要卑躬屈膝,俯首贴耳的。
    那种垂拱高座,俯瞰众生的感觉,他如今get到了。
    茶坊一楼的一间静房内,名噪临安城的说书艺人曲涧磊正在吃茶。
    三个年轻貌美的女茶博士侍候在他身边。
    两个给他捏着腿,一个给他揉着肩,
    那软绵绵的小手儿敲打在腿上,还真舒坦。
    说书台就设在一楼,因为声音是往上传的,若站在楼上,楼下的客人听不清。
    曲先生已经有五旬上下,头发花白,穿着一袭并不算新的长衫。
    看那模样,像极了一个穷酸秀才。
    但平素见了极尊贵的客人,也未必如此恭敬的王妈妈,此刻却是满脸的堆笑。
    她不时给曲先生递一块毛巾、挟一块点心。
    这可是财神爷啊,曲先生来店里说书的时候,茶坊的上座率是平时的五倍。
    而这,还不是曲先生的上限,而是“王妈妈大茶坊”客容量的上限。
    这样的大佬,岂能怠慢了。
    “曲先生,今儿是‘说三分’最后一讲,却不知明儿先生说些什么?”
    王妈妈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道:“曲先生先给老身透个底儿,老身也好提前打出牌子去,客人们都好奇着呢。”
    曲涧磊微微一撩眼皮,淡淡地道:“王妈妈急什么,他们不知道,岂不是会更好奇?
    “他们越好奇,明儿想来听信儿的人就越多,还能差了你王妈妈的生意?”
    “那是那是,其实是老身有些着急,哈哈哈,曲先生说的对,都听曲先生的。”
    王妈妈嘴里应和着,心里却在大骂:“啐!你个老猪狗,得意什么呀?
    “半年前你还腆着个老脸求老娘赏口饭吃呢,老娘可曾正眼瞅过你?
    “也不知道这老梆子怎么就突然开了窍儿,弄出来一部《三国演义》,让老娘也得舔你腚沟子,啐!”
    王妈妈心里骂着,脸上却是不敢露出半分不敬。
    曲先生如今太抢手了,每天只能分给她的大茶坊半个时辰。
    如果曲先生现在放出风儿去,说他不打算在王妈妈茶坊说了,可以空出半个时辰的时间。
    临安城所有的茶楼酒肆、勾栏瓦子,就得马上抬着轿子来抢人。
    曲涧磊说的淡定无比,其实他心里也很慌啊,明儿说点啥呢?
    前两天他就去找过杨沅了,可那小兔崽子非说等他说完了这部《三国演义》再说。
    曲先生对杨沅,就像现在王妈妈对他一样,他是半点也不敢得罪,只好等着。
    曲先生在临安各处勾栏瓦子里流动说书,说了也有十多年了,始终是不愠不火。
    直到半年前杨沅教给他一部《三国演义》。
    曲涧磊学到的这部《三国演义》,就是现代人所熟知的三国故事了。
    放在现代,它都是极其经典的故事,搁宋代,那当然是降维打击了。
    民国时候,有说书人在天桥“摞地“说《三国》,那时就出了“万人塞巷”的局面。
    整条街道被人群拥挤得满满当当,无数人听得如痴如醉。
    民国时候的人尚且如此,这个时代的人何曾听说过一个如此精彩的故事,如痴如狂自然就毫不稀奇了。
    其实这个故事杨沅也记不完全,但曲先生本来就是“说三分“的。
    有了杨沅的这个故事打底,那些记不清记不全的地方,曲先生就可以自己补全了。
    现如今,曲涧磊已经一跃成为临安瓦子里风头最劲的说书人,就连许多达官贵人都把他奉为上宾。
    《新三国》今天就要说完了,明天……
    不成,今晚说什么也得见到那小子,向他讨个准信儿!
    不过,求人呢,不能空着手去吧?
    想到这里,曲先生便长长叹息一声:
    “自从说了这《三国》,曲某是每日奔波,一天下来,至少四讲五讲,一刻不得清闲了啊。”
    王妈妈赔笑道:“谁让曲先生的三国讲的好呢,这成千上万的客官,每天可就指着曲先生的三国来佐餐呢,那是一日不听,茶饭不宁啊。“
    曲涧磊笑了一声,悠然道:“只是如此一来,曲某一点闲暇时间都没了。
    “明日曲某要去拜望一位客人,礼物都还没有来得及采买……”
    王妈妈暗骂一声,马上谗笑道:“嗨,这点小事儿,还用你曲先生操心吗?
    “那我老婆子可就太不懂事儿了,这事你老就别管了,包在我王婆子身上!”
    外面,杨沅穿过热闹非凡的中瓦子,拐进了后市街,然后,没进了“陆氏车马行”的门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