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作者:高山兮流水兮   穿越红楼梦的真缘最新章节     
    在风波平息之后,贾府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贾政得知自己被赦免罪责,心中满是感激和欣慰。他深知这次能够获得如此宽大的处理,离不开四王八公的帮助和圣上恩典。
    某日,南安郡王来访,告诉贾政:“近日皇室有变,熹贵妃因难产遇难,留下了遗腹子,现其子被封为“宝贝子”称号。由于熹贵妃曾是使女入府,身份低微,皇后不便养育。圣上了解北静亲王一品诰命夫人林阆仙秀外慧中,特命“宝贝子”宏利由黛夫人收养,并赐封为“宝贝勒”。
    南安郡王又透露:“自从北静王被追封为北静亲王后,林妃被赐封为亲王一品诰命夫人,现在又收养了皇子,地位更加崇高,权势显赫。在贾政老爷遭遇困境时,亲王一品夫人和南安太妃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她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积极与各方人士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她们的坚持不懈,贾政老爷才能得到如此宽大的处理。”
    听到南安郡王的话,贾政心生敬畏,感慨万分。北静亲王一品夫人和南安太妃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她们不仅帮他解决了眼前的困境,还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贾政深知自己的幸运,决心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家族争光。
    这日贾政守着老太太的孝,一直待在外书房。那时,府里的清客相公们逐渐都离开了,只有程日兴还在那里,经常陪着贾政说话。贾政感叹道:“家道中落,家里接连死了不少人,大老爷和珍大爷都在外面。家里的经济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外头的东庄地亩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真是每况愈下!”
    程日兴听了,说道:“我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府上的人都是只顾自己的。一年一年都往他们自己家里拿,那自然府上的日子就一年不如一年了。再加上大老爷和珍大爷那两处的费用;外面还欠着债;前阵子又破财了,要想通过衙门去捉贼追赃,那可是难上加难。老世翁您要安排家事,最好是把管事的叫来,派一个可信赖的人到各处去清查:该去的去,该留的留;有了亏空,就让经手的人赔补,这样就有数了。那座大园子,别人是不敢买的,但里面的收益也不少,一直没人管。这几年您不在家,那些人就弄虚作假,弄得没人敢进园子,这都是家人的错。现在最好是把下人查一查,好的就用着,不好的就赶走:这才是正理。”
    贾政点头赞同道:“先生,你有所不知!别说下人,就是自己的侄儿也靠不住!我要是查起来,怎么可能一一亲见亲知?况且我还在守孝,不能照管这些。我向来又不大理家,家里的事务我摸不着头脑。”
    程日兴道:“老世翁您是最仁慈的人;若在别人家这样的家计,再穷也能挺过去,十年五年不算什么,就是向这些管家的人要也就够了。我听说世翁的家人里还有做知县的呢。”
    贾政道:“若用起家人的钱,情况就严重了,只能自己省着点儿花。但是,如果家谱上记载的产业确实存在,那还好说;就怕只是有名无实。”
    程日兴道:“老前辈说得对极了。不知晚辈为何要查查呢?”
    贾政道:“先生必然是听说了些什么!”程日兴道:“虽然我知道那些管事的有些手段,但晚辈也不敢随意评论。”
    贾政听了这话,明白其中另有隐情,便叹了口气,说:“自从我家祖辈以来,一直以仁慈宽厚为本,从未刻薄对待过下人。然而现在这些人,一天比一天不像样子!要是让他们在我手上再摆出主子的架势,只怕会招来别人的笑话!”
    在两人的交谈中,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个仆人走了进来,他向贾政报告说:“江南的甄老爷已经到了。”
    贾政立刻问道:“甄老爷为什么要进京?”那个仆人回答说:“我已经打听过了,据说是因为皇上的恩典,他被重新起用了。”
    贾政说:“不用再说了,快去请他进来。”那个仆人应声出去,很快就把甄老爷请了进来。
    这个甄老爷就是甄宝玉的父亲,他的名字叫甄应嘉,字友忠,也是金陵人,是一个有着显赫功勋的家庭出身。他和贾府原本就有亲戚关系,所以经常来往。然而,由于前年的一次误会,他被革去了职务,家产也受到了影响。现在,因为皇上对功臣的眷顾,他被赐还了世职,所以他带着行装来到了京城,准备觐见皇上。他知道贾母刚刚去世,特意准备了祭品,打算在适当的日子去贾母寄灵的地方进行祭拜,所以他先来拜访贾政。
    贾政身着孝服,无法亲自迎接,于是在外书房门口等候。甄老爷一见面,便满心悲喜交集。由于贾政尚在守孝期间,不便行礼,于是二人拉着手,叙说了久别思念之情,随后分宾主落座。献上茶后,二人又聊了些分别后的近况。贾政问道:“老亲翁何时受召见?”
    甄应嘉答道:“前日。”贾政说:“皇上如此隆恩,想必还有温言相嘱。”
    甄应嘉道:“皇上的恩典比天还高,下了许多旨意。”贾政问:“都是什么好旨意?”
    甄应嘉答道:“近来贼寇在南方一带猖獗,小民生活不安定。皇上派了安国公前去征剿贼寇。因我熟悉当地情况,皇上命我前往安抚百姓,所以我得马上出发。昨日得知老太太仙逝的消息,我特地准备了香到灵前拜奠,以表达我的哀思。”
    贾政急忙磕头致谢,道:“老亲翁此行必定能上慰圣心,下安黎民。确实,此行具有莫大的功绩。只可惜我无法亲眼目睹这位老亲翁的风采,只能等待你的佳音。”
    甄应嘉说:“我有件事想拜托老亲翁。昨日蒙圣恩召我进京,因小儿年幼,无人照料,我便将家眷全部带到了京师。我因钦命在身,需迅速启程,先行出发,家眷随后缓行,预计还需些时日才能到京。我奉旨离京,无法久留。待家眷到京后,定会带小儿到府上拜访。如有机会,还请老亲翁留意儿女的姻缘之事。”贾政一一应承下来。
    甄应嘉说了几句话后,便要起身离开,并约定明日城外再见。见甄应嘉事务繁忙,贾政知道难以再留,便送他出了书房。贾琏和宝玉早已等候在一旁,但因贾政没有指示,所以不敢擅自上前送行。甄应嘉出来后,两人上前向他请安。
    甄应嘉一见到宝玉,便愣住了,心想:“这个人怎么如此像我家宝玉,只是穿着白衣。”于是问道:“久别重逢,老亲翁的公子都不认得了。”贾政忙介绍说:“这是我的内兄贾赦的儿子贾琏。”然后又指着宝玉说:“这是我的次子,名叫宝玉。”
    甄应嘉惊叹道:“真是奇了!我在家时曾听闻老亲翁有个衔玉而生的爱子,名叫宝玉。当时想到这不过是寻常的事情,也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今日一见,不仅相貌相同,举止也一模一样。这真是奇了!”当问及年纪时,得知宝玉比这里的哥儿略小一岁。
    贾政在与应嘉的交谈中,话题转移到了甄府推荐的护院包勇身上。应嘉充满赞赏地说道:“包勇是一位了不起的武者啊!他的武功之高,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贾政听后,也不禁点头表示赞同。他回忆起那次包勇打败盗贼的事情,心中仍然充满了敬佩之情。他说道:“是的,包勇的武功确实非常出色。我记得那次他面对一群凶恶的盗贼,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最终将他们全部制服。这真是为贾府立下了赫赫战功。”
    应嘉说:“我已听说了,包勇不仅武功高强,更重要的是他的勇气和智慧。他在打斗中能够迅速判断形势,采取最合适的招数,这使得他能够在危急关头保护贾府的安全。”
    贾政深有同感地补充道:“正是包勇的勇敢和聪明才智,使得贾府免受了盗贼的侵扰。他的出现,不仅为贾府带来了安全,也为家族增添了一份荣耀。”
    贾政和应嘉继续谈论着包勇的事迹,他们感叹着这位护院的非凡才能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一致认为,包勇的存在对于贾府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他的武功和勇气将为贾府的未来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贾政又告诉应嘉,他的儿子真名贾瑛,但乳名宝玉,与贵公子是相同的。这个消息引起了应嘉对宝玉的极大兴趣,他对宝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并没有询问包勇的情况,只是连连称赞:“真是少有!”他的赞美之词充满了热情。
    应嘉的热情让贾政感到非常欣慰,他拉着宝玉的手,非常热情地与他交谈。然而,由于担心安国公很快就要离开,他急忙准备启程,最后慢慢分手离开。贾琏和宝玉送他出门,他又问了宝玉一些问题,然后乘车离去。
    贾琏和宝玉回来后,他们向贾政汇报了应嘉的问话。贾政听完他们的汇报后,让他们离开。贾琏随后去处理凤姐丧事的账目。他知道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他全力以赴。
    宝玉回到自己房间,告诉宝钗:“我一直想见甄宝玉,今日却先见到了他父亲。我还听说,宝玉不久也要到京城来拜访我们老爷。他说和我长得一模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果他日后真的来到咱们家,你们都去瞧瞧,看看到底像不像。”
    宝钗听后道:“哎呀!你怎么说话越来越没分寸了?竟然说出男人和你一样这种话,还让我们去看呢!”宝玉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脸上微微一红,连忙想要解释。至于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