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赴德商贸代表团(二)
作者:诡术木偶   非洲建国记最新章节     
    汉堡市还有一家造船厂,名叫布洛姆-福斯造船厂,这家工厂才是汉堡市真正的老牌造船厂。
    一二战期间这里为德国建造了众多舰艇以及潜艇,大名鼎鼎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就是这家船厂建造的。
    可惜他们不接待南华代表团的参观,史锦庸同前来接洽的德意志联邦国务秘书奥托.冯.德涅特爵士交涉协商,只得到了弗尔肯造船厂考察访问的许可。
    史锦庸对此结果不满意是肯定的,但是也没办法。
    另外史锦庸此次带队过来也想同德国人作项交易,关于战舰的,南华想要从德国这边购买战舰建造技术。
    虽然南华从英国得到了不少援建工程,但是消化还需要时间。
    另外建造军舰的核心秘密,比如高渗碳装甲,舰炮的建造和设计、舰体和船用动力装置设计等,英国人都没有开放给南华。
    南华海军部目前急需高速巡洋舰来充实三大舰队的船舰数量,三艘战列舰充当旗舰已经满足自保的需要。
    德国人对于南华的要求还没有最终答应,南华决定拿出巡海级潜艇技术作为交换。
    目前阶段世界各国的潜艇研究都陷入停滞,就因为无法解决汽油内燃机的汽油挥发的问题。
    南华拿出巡海级潜艇就相当放开了柴油机的秘密,这种新式内燃机绝对会让德国军部首肯。
    只是目前来说双方还处于接触阶段,并不能一开始就拿出底牌。
    史锦庸这个层面的谈判不会影响下面人的参观考察之旅。
    ……
    到了弗尔肯造船厂绝对算是不虚此行,这边的工人技能熟练,工作效率很高,随行考察的就有南华造船厂的工程师李世刚等人。
    他们这些南华本土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看到德国人在新建不久的工厂内,就已经能够熟练建造万吨巨型战舰,很是吃惊。
    南华造船厂目前能够建造的极限,勉强能建造万吨级的货轮,想要建造大型战列舰根本不可能。
    不过石委员长并没有对南华造船厂,下达什么不切实际的命令。
    他只要求南华造船厂,尽快掌握建造快速巡洋舰的能力就行,至于巨型战列舰不做要求。
    这次赴德考察最主要的是还是来学习德国人如何培训工人,工厂的用工制度,以及技术工人的考评制度之类的软件工程。
    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东西带回去之后,南华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德国的官派向导十分健谈,在领队的翻译之下,他们的收获满满。
    等到一行人参观完毕,德国向导带着他们在船厂的食堂吃了一顿员工餐。
    吃完员工餐后,他们一行人离开了造船厂,回到了汉堡市的旅馆。
    到了晚上考察团的成员们得到了通知要去领队的房间集合,领队有重要的事情要通知一下。
    领队的房间很大,这不是领队享有特权,而是领队还要同其他人员一起休息,是以这边的房间比团员的房间要大一些。
    “来来,大家都找地方坐一下,咱们今天去了德国的大型造船厂参观了,大家都有什么感受没有?”
    王小海躲在人群里,小声吐槽道:“场面弄得很大,但是规矩也不小。”
    房内的众人都听到了王小海的话,大家虽然没说话但是都深有同感,毕竟他们在南华那边都有了一些身份地位。
    但是到了德国人的土地上还是要遵守他们的规矩,心里难免有些气不顺。
    领队当即点头道:“是啊,人家实力大,规矩自然也大。
    我们只有把南华建设好了,才能设立我们自己的规矩,日后让这些洋人来遵守我们的规矩,大家说好不好?”
    众人纷纷点头,不约而同的回答:“好。”
    领队点点头,“好了,接下来我要说正事了,明天我们要去其他的地方参观。
    参观的过程中大家要多看多想,等参观完了,史副总理将会开大会考考大家。
    届时你们若是什么都没有想回答不上来史副总理的问题,那时候史副总理就要问问你,到底是干什么来的了。
    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不?”
    这番话一出,大家都懵了,这参观完了还要考试?
    他们这些人都是半路出家的泥腿子居多,那会考什么试啊。
    这该怎么办?
    领队通知完了以后,就让大家回去好好想想,后面怎么应付考试的事。
    原本还蠢蠢欲动的王小海也不敢再乱说出去玩了,他到其他人的房间询问对策。
    但是大家都一筹莫展,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
    ……
    第二天他们向着鲁尔工业区出发,沿途德国向导介绍的鲁尔工业区的优点什么的,已经有人开始暗中做笔记了。
    地理位置优越,处中、西欧和南、北欧的中心部位,水陆交通的要道。
    “另外这边还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形成采煤-炼焦-发电-炼铁-炼钢-钢铁加工-机器制造和采煤-炼焦-煤化工两大工业系列。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鲁尔工业区最为显著的产品,长期为德意志联邦最大的生产基地。
    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也是该区重点发展部门,化学工业源于煤化学,生产多种基本化工产品及化肥、染料、药品等。”
    这些词语成员们大都记不住,只能找德国向导一遍遍的说,一点点的记。
    无形之中,他们记住了很多知识点,加深了印象。
    他们在鲁尔区参观过程中,得知这地方因为富含煤炭,所以才造就了这里,形成以来冶炼为核心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
    同时考察团的成员们也认识到了各式工厂相依相存互相成就,达成了了产业集群后的协同作用将会多么强大。
    另外考察团成员还在这边见识到了,火电发电以及大规模电气化的应用场景。
    在根据这边发达的水陆交通,考察团成员们已经模糊的认识到了区位交通因素对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虽然鲁尔工业区没有很多矿产资源,但是德国人通过方便发达的运输网络,也能发展成拥有完备产业链的集群优势。
    这次的鲁尔工业区之旅让考察团成员眼界大开,他们终于认识到了什么是大型的工业化城市群。
    虽然这里的天气环境虽然不太好,但是这边的人们生活富庶安居乐业。
    这样的生活就是南华人需要的,大家也看到了发展集群化工业的好处。
    这些东西都是书本是学不到的,也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
    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每个人的收获都很巨大。
    就连一直骂骂唧唧的王小海都开始变得时髦起来,整天把刚学会的区位优势、水陆联动等词语挂在嘴上,不停念叨。
    ……
    参观完了鲁尔工业区后,他们向着斯图亚特市进发,这次他们是要去奔驰汽车厂参观。
    这边是黄石基金旗下的工厂,是以不对南华代表团设限。
    卡尔.本茨、穆勒兄弟都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南华这边的代表团。
    代表团中就有南华汽车厂的工程师,他们之前曾到这边来实习过,到了这边就发挥半个地主身份给代表团的成员们介绍这边的流水线以及产业配套工厂。
    参观几天下来,大家都对汽车产业有了深入了解。
    同时大家也通过参观考察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比如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斯图加特市的区位优势只有一个交通便利,并没有多少煤铁的资源优势。
    但是仍旧发展成了汽车产业的集中地,这是一种新的建立产业集群的思路。
    大家把各自的发现结合在一起,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些发现集合在一起,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
    领队对考察团的成员们得出的成果表示欣喜,赞扬他们这次没有白来,是真的学习到了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