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论海东
作者:无言不信   初唐:砥砺前行最新章节     
    第295章论海东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陈青兕在战略方面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承认。
    尤其是李治,此时此刻在他心中,以战略而论,陈青兕是独一档的存在。
    尽管他的身份地位在这一群人中是最低的,没有最初的发言权,但都不太愿意在他面前开口献丑。
    李绩轻捋着胡须,说道:“对于东海东半岛的研究,小陈先生最为深切,不如让他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陈青兕先向李绩作揖,也不谦虚说道:“现在海东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三方呈现一个微妙的平衡,高句丽因忌惮我军,不敢全力进攻新罗。百济只想趁乱占点便宜,不愿加大攻势,吸引新罗的仇恨,免得新罗将主力调回来,对付他们。双方都存有顾虑,新罗内有贤人,实力不俗,因故稳定住了局面。”
    “只要我军一直如此按兵不动,这种局面会僵持很久,直到第四方势力介入,打破三者平衡。”
    李治、李绩、任雅相都听出了“第四方”的意思,同时愕然。
    李治问道:“爱卿这言外之意,除了我们,还有其他力量盯着海东?不可能吧!”
    李绩、任雅相也是同样意思。
    海东半岛位于极东北,那里一穷二白,位于旮旯角。
    若不是心中有执念,也想求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好全力向西发展,李治都不乐意搭理。
    就那三面临海的地方,还会有其他的势力觊觎?
    至于苏定方、姜恪两人一时不知说的是什么。
    两人都是凭借军功上位,地地道道的武人,本质上还是大老粗。
    苏定方在临阵指挥,阵仗对敌上堪称天下无双,但大方略的细节上还是略有逊色的。
    陈青兕自若道:“陛下莫要忘了,在新罗、百济以南,跨海相对之处,还有一个倭国。”
    李治对倭国没有多少印象,只是知道在东方确实有一个小岛国。因为倭国既不上贡,也不称臣,在朝廷这边也不受多少待见。
    “爱卿是说,他们有可能也觊觎着海东?”
    李治大袖中的手紧了紧,在陈青兕这里,他总能听到一些意外的东西,让原本清晰明了的局势变的复杂。但他更清楚,对方的分析判断从未出错。
    “当然!”
    陈青兕回答的毫不犹豫,说道:“臣与倭国商人有过往来,关于海东方面的事情,当初大多都是从倭国商人嘴里听来的。臣对于接触过的倭人皆有一种感觉‘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严而不怀德’。当初他们与前朝炀帝的国书中有有言‘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也可见他们的傲慢。”
    李治心中大为不喜,尽管这国书给的是杨广,但他与杨广的身份有什么区别?
    陈青兕对于这个时代的小日子有过了解。
    迄今为止,倭国派了三波遣唐使,但这个时候的倭国对远在西边的唐帝国并没有多少敬畏,三次遣唐使的规模都很小,人数也少,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关键是他们不为进贡而来,得不得朝廷的重视。
    直到白江口海战,唐王朝一巴掌打在了倭国的脸上,这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德”,开始大规模的派遣遣唐使,还亲自参加了唐高宗的封禅大典,甚至于还效仿李治天皇的称号。
    陈青兕继续道:“倭国在海东曾经有占据过一地,叫做任那,当时很多倭国豪族都迁居此地。百年前被新罗覆灭,倭国遗民得到了百济的庇佑。因故百济与倭国的关系极好,双方互为盟友,关系极其密切,倭国是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掺和一脚的。”
    他见气氛有些沉闷,随即笑道:“但也无须顾虑太多,倭国实力有限,他们能够打破海东半岛的局面,是因为我们不出击,一旦出击,不值一提。”
    李治瞬间放心了,也第一次从陈青兕这里听到对方实力不济的言语。
    陈青兕之前一次次的说吐蕃如何如何厉害,搞得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实力了。
    “故而,臣以为就算此刻不宜出兵,我们也许做好出击的准备,避免新罗真给高句丽、百济、倭国联手灭了。”
    海东半岛地形复杂,真要没有新罗的协助,唐军即便能胜,付出的代价也是无法估算的。
    尽管陈青兕很讨厌棒子的前身新罗,却也知道新罗现在不能灭。
    唐朝的主要对手还是吐蕃,不能为了海东损耗太多的国力。
    李治点了点头。
    “此外……”陈青兕说到最关键的地方,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首的李治,说道:“臣以为,想要海东长治久安,最好的办法,先灭百济。”
    李治惊愕的看着陈青兕。
    周边几位大臣也神色莫名,怎么又扯到灭百济上去了。
    唯有李绩最先明白,微微颔首。
    陈青兕不敢卖关子,吊胃口,直接道:“海东三国的平衡,会因第四方势力的介入破坏,自然更包括实力强劲的我们。如果朝廷大举出兵高句丽,高句丽十之八九会上下震恐,从而将主力兵马调往辽东抵御。如此将会造成大后方的空虚,新罗觊觎高句丽南部疆域久已,焉有不取之理?”
    “陛下,要知道,高句丽富饶之地皆在南部汉江流域,人口也多聚集于此。反之辽东周边多是堡垒山城。我们硬磕对方坚城,击破对方主力兵卒,得到人口稀少的贫瘠之处,反让新罗捡了便宜,作何道理?”
    李治眼中透着认同,打高句丽,在经济上肯定是亏的。如果本就不多的好处,还让新罗占了去,那不等于为他人做嫁衣?
    岂不膈应死?
    他可不知道历史上他还真就让新罗摆了一道。
    陈青兕继续道:“灭百济可避免此局。新罗有高句丽盯着,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抢百济的土地。高句丽被辽东、新罗两头牵制,就算想来支援,也没有多少兵力。只要我们拿下百济,便能与新罗合兵,掌控指挥权,两路夹击高句丽。到时候,我们自主吃肉,至于分多少羹,那就看陛下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