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亲自出手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深吸一口气,他在看到的时候就有了心里准备,现在看来。
    果然这东西不简单。
    千分位啊。
    还有两组齿轮的啮合,不好弄。
    “我去问问。”
    汪厂长拿着打好的控制器走向杨小涛。
    “杨工,出了点问题。”
    “周师傅说着精度盘需要千分位,还有齿轮的啮合也达不到要求,这里有些困难。”
    汪厂长说完,杨小涛接过控制器看了看,伸手摸了下就清楚,离要求有点远。
    刘德辉更关心精度问题,“杨工,这个不会有影响吧。”
    一旁的汪厂长也看过来,“若是影响不大的话,应该可以用吧。”
    杨小涛慎重的说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轴承本来就是精细活,这控制起来差一点,在轴承上的反应就是一大块。”
    一旁的汪厂长也明白这个道理,刘德辉自然也是清楚。
    先前他们汽车厂接收的轴承就是这样,大小厚薄不一,或许肉眼分辨不出来,但经不起比对。
    这在汽车上颠簸运转,磨损消耗,轴承的报废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汽车的性能。
    刘德辉看着手上的控制器,虽然有些瑕疵,但也要比先前的精度要高吧。
    再怎么说都是提高啊。
    就要开口说句可以了,宽慰一下众人。
    却发现杨小涛脱下外套,开始挽起袖子,“好久没动手了,不知道手生没有。”
    汪厂长看着杨小涛这番动作,突然想起来,面前的这个工程师,可是货真价实的八级钳工啊。
    见杨小涛这就要下场了,脸上露出笑容,可紧接着就是苦笑。
    这要是被杨小涛做出来,那今后一机厂的脸
    啪
    汪厂长狠狠拍着手,人家来这里是帮忙的,怎么能够有这种心思?
    大家都是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啊。
    革命同志,没有那么多道道。
    汪厂长正想着,一旁的工人搞不懂厂长这是干嘛。
    不过厂长总是有些特殊癖好,就像喝起酒来就喜欢叫兄弟似的。
    这边杨小涛已经走向钳台,刘德辉没理会汪厂长,领着一群人过去看看。
    王浩拿着衣服,也跟在后面,以前在轧钢厂的时候经常谈论车间工人的能耐,自从杨小涛成为八级钳工后,这最能耐的位子就一直是杨小涛的。
    众人不接受任何反驳。
    哪怕杨小涛已经成了工程师,但八级钳工里面仍有他的传说。
    来到工位上,杨小涛熟练的取出工具摆放整齐,这是他工作时的习惯。
    原先工位上的工人见了,感觉又学到了。
    随后接过钢材,杨小涛没有看图纸,那控制器的参数他脑海里有数。
    呲呲
    吱吱
    杨小涛开始加工部件,一件件,一块块,从内到外一个个慢慢做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就到了下午两点,周围不少人饭都忘了吃,就为了在这看着。
    旁边周师傅、汪厂长、刘德辉还有其他人员都静静的看着,大气不敢出一点。
    啪嗒
    两个巴掌大的齿轮被杨小涛扣在一起,牙口互相倾轧在一起,完全扣住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块没有缝隙的钢板。
    “好了。”
    杨小涛吐出一口气,看看做好的齿轮,满意点头。
    虽然有段时间没有干这么精细的活了,但身体的肌肉记忆,并没有让他失望。
    “好了?”
    “齿轮做好了!”
    杨小涛认真回答汪厂长的问话,一旁的周师傅已经举起大拇指,“后生可畏,你这后生了不起。”
    不说别的,就这齿轮加工的本事,在这泉城找不出第二个。
    杨小涛将齿轮教给周师傅,随后活动手脚,拿着水壶喝了点水,准备继续加工。
    “杨工,要不先吃饭吧。”
    汪厂长在一旁说着,杨小涛确认摇头,“没事,昨晚吃了不少,今个还行。”
    “还是趁热打铁,先弄完吧。”
    杨小涛拒绝,汪厂长听了也没多说,不过众人没有去吃饭的。
    几人都在等着结果。
    就是刘德辉也在等着,本来就是过来瞅一眼,再跟杨小涛见一面,表示一下就行。
    汽车厂里还有一堆事要处理呢,却不想,竟然在这里待了这么久。
    不过已经待到现在了,也不差这点时间了。
    杨小涛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手上的部件也在慢慢成型。
    下班铃响起,工厂里的人陆续离开,也有部分过来查看情况。
    不过这边的声音很安静,即便是过来的人,也会刻意压低声音,众人都将目光放在聚精会神的杨小涛身上。
    此时,杨小涛一点一点的刻着刻度,没一下都要仔细认真,他不想再重来。
    滋滋
    随着最后一道刻痕完成,杨小涛放下手上工具,感觉手指都有些麻木了,这就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后遗症。
    将圆盘小心放好,杨小涛抬头看向众人,露出笑容。
    刘德辉一步跑过来,伸手小心的拿起圆盘。
    “厉害,厉害啊!”
    看着那跟先前差不多大小的圆盘,下面是一个精密齿轮,跟盘面上的标识一一对应。
    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面前的这个,更加精准。
    那划刻的痕迹更加密集,而且这种密集不仅没有散乱的感觉,反而看上去就很均匀。
    汪厂长亲自接过后,手指在上面摸索着,眼神里都是凝重。
    这种工件,即便是八级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来的。
    抬头看着杨小涛,心里突然觉得,这人要是留在一机厂就好了。
    只是片刻后,就把这想法摁在心底。
    轧钢厂能同意,那当厂长的肯定是被驴踢了。
    再说了,杨小涛也未必愿意啊。
    毕竟那是四九城呢。
    “别看了,赶紧的,都等着试试呢。”
    刘德辉见汪厂长还在发呆,赶紧催促着。
    “赶紧什么,这都几点了?”
    “今个就这样了,老刘,明天再装。”
    汪厂长一口拒绝,他也看出做了这两个部件后,杨小涛的精神消耗不小。
    哪能继续下去?
    刘德辉被他这么一提,也是反应过来,这一天下来,确实很晚了,而且杨小涛的精神状况也值得担忧。
    “对对对,你看我激动了,激动了。”
    “这样,咱们先吃饭,好好休息,明天继续,哈哈。”
    刘德辉说着,就拉着杨小涛准备离开。
    杨小涛没搞明白,汪厂长却是吩咐小牛赶紧招呼厨房做饭。
    说完后又将周工拉上,车间的一个主任也一起,至于杨小涛做的控制器则是交给了霍林,这两件东西必须保护好了。
    等杨小涛离开后,王浩这才想起什么,跟杨小涛打个招呼一溜烟的跑出去。
    一机厂外,如同民宿中。
    一机厂的保卫科丁科长跟余组长正在分析资料。
    这些都是明天乘坐火车的人员资料。
    自从确认杨小涛的任务完成后,余组长就决定买明天的火车票回四九城。
    一机厂负责买票,同时跟火车站打招呼,调度明天快车票的售卖情况,将要坐火车的人员名单,底细资料搞清楚。
    现在,火车站的同志将资料送来,一大摞摆在桌子上,余组长来到的小波几人正在快速分析筛查。
    “丁科长,上火车前就靠你们了,千万不能出事。”
    “余组长,你放心,在这泉城一亩三分地,我们保卫科万无一失。”
    “那最好!”
    砰砰
    敲门声响起,接着就看到王浩跑进来。
    “余组长,丁科长,有事发生。”
    两人吓了一跳,屋子里其他人也都凝神看过来。
    “怎么回事?”
    余组长沉住气问道。
    王浩赶紧将今天的情况说出来。
    很快,屋子里的人一片哑然。
    “这也行?”
    小波张大嘴惊讶不已。
    他们这都做好准备了,就等着上车回家了,竟然临时出现这种变故?
    “组长,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
    他们计划中就是利用敌人没有觉察消息暴露的情况下,抓住这次机会,将跳出来的老鼠抓了,然后消除老鼠窝。
    若是情况暴露,让敌人发现他们在布控,那就麻烦了。
    毕竟,没有千日防贼的。
    眼前的情况,虽然事出有因,但也是临时变化,很容易引起敌人的警觉。
    余组长也是思考着,不过并没有担心,反而眼中透着精芒。
    他跟敌人打了多少年的交到,甚至还曾潜伏到敌人内部当中,虽然敌人中总有些败类猪队友,但那些年面对小日子的时候,还是涌出许多人才的。
    起码,能够隐藏这么久,隐藏到现在的,都不是轻与之辈。
    “虚虚实实,这样反而更好。”
    “目标做的越好,说明价值越高,敌人越不容易放弃。他们想要完成蝴蝶下发的任务,就必须抓紧了。而这次回程,就是最好的机会。要是回到了四九城,那就没他们的机会了。”
    余组长说着,突然对王浩说道,“尽量保证明天完成任务,后天再回去。这期间,你看好目标,最好一直待在厂子里,不要出来。”
    王浩不知道为啥,却是点头明白,然后转身离开。
    “丁科长,麻烦你们明天再去买一趟火车票,就买后天的快车票。”
    “还有,明天收关前,将买票的人所有证明拿来。”
    “好,我这就去安排。”
    等丁科长离开,屋子里几人仍旧忙碌着。
    “组长,还是太突然了,我们先前的布置都落空了,万一出了漏洞可就麻烦了。”
    小波还是有些担心,他们已经出了一次篓子,决不能再出错了。
    余组长则是摇头,“我不觉得没用,这种突然情况,我们没准备,敌人更没有准备。出其不意,这未必是坏事。”
    “何况,这样才更真实呢。”
    “组长,这些资料都看了,没有问题,一个个都有介绍信,出行证明。”
    小波拿着一摞资料过来,余组长却是没有接过。
    “敌人既然能隐藏这么久,哪能没点准备?”
    “那我们查了干嘛?”
    “查案查案,多做一点总比不做的强。”余组长点燃香烟,“而且咱们做的也未必没有用。”
    “等明天送来的资料里,比对一下,找出两次买车票的人,还有同一个单位买车票的人。”
    “还有,重点排查单身的,没有结婚的男女。”
    小波听了,点头懂了。
    夜晚,杨小涛跟汪、刘等人吃过饭就回到住处。
    这次吃饭众人只是浅尝辄止,喝酒不多,但饭桌上的热情不减。
    刘德辉更是想让杨小涛去汽车厂看看,能不能提出宝贵意见,也能改进下工艺。
    杨小涛对此只能苦笑,并且推脱对汽车制造并不熟悉。
    虽然空间里就有一套柴油发动机,但他还没吃透啊。
    这东西,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单纯照着图纸也能照葫芦画瓢,但缺乏材料、技术的支持,未必能做出来。
    杨小涛想要做的就是吃透这些图纸,然后设计出简单,符合当下国情的发动机。
    一步步提升,在正确的道路上追上去。
    回到房屋内,杨小涛就开始休息,明天还要忙活。
    王浩也说了,明天做好,后天就启程回四九城。
    杨小涛也有些想念冉秋叶了,想念那温暖柔软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