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科院博士《致谢》感
作者:随仙鹤神   尚君文录最新章节     
    我以为,我走的路很苦。实际上,我只是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宛如小丑般自悲自叹,对自己所遇到的那些琐事而埋怨、愤慨、怨恨……而在世界的某处,又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着人生至苦至艰?

    读了《致谢》,内心突然变得如此羞愧,这一瞬间,我十分厌恶自己:没有经历过什么人生大苦大难,父母安康健在,生活无忧,学业坦途,体康无残,如此,何苦可言?有时候走在校园被阳光暴晒的路上,内心会埋怨学校为何不在路两边植些绿树;爬楼梯回四楼的寝室,会埋怨为何如此倒霉分在四楼的寝室……读了这篇文章,过往丑陋的自己突然浮现在自己脑海之中,无论如何驱赶都赶不走,他们就像鬼魂般缠绕着我,嘲笑着我。我羞愧地赤红着脸,过往自己那些无端的抱怨、指责让我无地自容。

    就我个人而言,从出生到当下,基本上可以说没有遇到什么坎坷,就算是人人口中所说重要的高考,我也没有经历什么多大坎坷一跃而过,志愿也是由家姊禅精竭虑地为我填报。甚至可以说我这十九年的人生是如此的顺风顺水。与那位中科院博士相比,我自惭形愧。

    他的人生可谓是艰难的,一路走来,多少至亲挚友离去,那些真正的人生苦难降临在他瘦弱的身躯上,压的他喘不过来气。他也哭过、逃避过,只是,无论头顶之上如何阴云密布,他都始终坚信着自己的人生不当如此,就算,就算是至暗时刻又如何,他依旧坚持着,因为他清澈的双眼中有光,能透过那窒息的黑暗看到黎明的微光!就像文章开头所说,“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位博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十分朴实的一句话,读起来却是如此震撼人心,短短的几十个字,却蕴含了作者多少辛酸与艰难。《致谢》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位博士的人生奋斗史,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的风花雪月,最普通的文字,闪烁着最耀眼的荣光。

    最喜欢的一部动漫《天行九歌》中的人物嬴政有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战场。没错,我们不必羡慕或是哀叹别人的人生,我们也无需自埋自汰。我们在自己的故事里,始终都是主角,但是我们究竟是让人艳羡的霸王功业之路,还是让人心鄙口嘲的渐行渐庸的平凡小丑,都决于我们自己。海潮逢礁,方绽天浪海花。人生固难,纵使经历着人生大难,仍旧目光炯炯,一往直前,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茧痕疤迹最终都会成为我们身上最坚硬的地方。坚持下去,那些泪,那些痛,一定会绽放出最美的人生之花。

    我想,那位中科院博士在某一刻闭目回想时,他一定会看到一位少年,在荒芜的周遭里佝偻着前行;他还会看到许多故人面对着他微笑,是肯定,是祝贺,是欣慰!

    那些真正的大灾大难还远远没有到来,所以,请不要被当下的细微琐事和挫折轻轻松松地打倒,人生尚久,诸君且行。

    (原文附下:

    致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莹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寒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身处命运的流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my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已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