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子午谷奇谋
作者:凤溪凰跃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最新章节     
    “祁山目前乃是我方腹地,暂且不谈。”
    “其余的汉中与关中相接的有散关道,傥骆道、褒斜道以及最东侧的子午道可绕过屯兵于泾河一线的曹魏西边重兵直取关中腹地。”
    “只是其中较为利于大军行进的唯有散关道,似褒斜道、傥骆道皆是道路险峻,只适合偏军行进。”
    “子午道就更别提了,处于悬崖峭壁之上,比之褒斜、傥骆更是难上加难。”
    一席话语以颇为郑重的语气吐落,诸葛亮谈吐得当,将汉中四周的地形地貌都在舆图上向众人展现了出来。
    很显然,自从数载前定都南郑,诸葛亮总管文武百官坐镇都城后,他也对汉中地势颇有涉猎了解。
    此番才能谈吐不凡。
    “汉中地势,朕已知之。”
    “孔明便向诸卿详细阐述欲从汉中出兵的规划吧?”
    半响功夫后,刘备面露肃然之色,回应道。
    “遵旨,”
    诸葛亮拱手答道,“臣欲差遣镇北将军统率汉中主力沿散关道进兵奔袭陈仓与凉州方面进军的陛下主力同时进攻相呼应,让曹魏北、南两线难以兼顾,我军在伺机寻找战机破敌。”
    “再让关中都督与其弟吴班携一部偏师沿褒斜道进军至斜谷口威胁鹛城,营造出我方要突袭长安的态势让敌军不敢轻易调动全部主力至边郡抵御我方。”
    “如此兵分四路之下,此番定能收复关中。”
    洋洋洒洒的一番话吐落,诸葛亮缓缓道出了自己蓄谋已久的谋划。
    刘备听罢,面上暗自点了点头,随即侧首望着诸人道,“诸卿以为丞相此策如何?”
    “臣同意~”
    作为一向敬重士人,又早已受诸葛亮才识所折服的大将张飞率先附和道。
    紧随其后,赵云等将纷纷拱手说道。
    瞧见军中大将基本齐声附和,刘备便准备下旨按此谋划安排兵马东进。
    谁料,就在这时一侧身长八尺,下颚蓄满长髯,面如重枣的镇北将军魏延却陡然拱手进言道:
    “陛下,末将有一计,或可轻易定关中。”
    “哦?文长有何良策?”
    魏延听罢,颇为精神抖擞的说道:“此番陛下亲举主力沿凉州东进,曹氏势必不敢大意,定会纠集主力屯于泾河东岸部署防御。”
    “那关中腹地势必会空虚无比。”
    “末将愿挑选精锐,举兵五千,运粮五千,领众万人循秦岭以东,子午向北而行穿梭子午谷奇袭长安,乘机攻克潼关。”
    “潼关乃关中连通关东之地的门户所在。”
    “若事成,到那时陛下亲举主力东进与末将挥师会师潼关,关西之地岂不是尽在我方囊中乎?”
    此话落下,魏延语气颇为激昂,面上也浮现着浓浓的自信之色。
    很显然,他以为自己的奇袭之策必成。
    静坐一侧的赵统听闻此话,心思也不由活跃了起来,暗暗道,“魏延果然与原史上一样又提出了那着名的子午谷奇谋啊?”
    “不过这一世老刘尚在,不知道是否会同意了。”
    他暗思一番,面色间浮现着数分期待之色。
    原史上,由于是诸葛亮是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手,性格比较谨慎,故而在魏延提出“分兵万余人,取道子午道会师潼关”此激进之策时,便果断驳回了。
    不过经历了多年来于军旅中的历练,赵统其实也颇为理解诸葛亮的作为。
    首先己方本身势力便不及曹魏,无论是疆域亦或是人口,这就导致双方战争潜力存在质的差距。
    诸葛亮作为一把手统筹全局,战略方向是集中所有兵力全力攻取凉州增加底蕴,扩充疆域、人口以及组建骑兵,结好羌胡来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继而收复关中,效仿强秦扫六合,高祖定天下的模式来执行。
    这属于兼顾大局,不采取冒险的激进策略。
    而魏延的分兵奇袭策略,就是典型的“以小搏大”来快速瓦解潼关以西的土地。
    这两者于军事而言,并无对错之分。
    但作为最高统帅而言,很明显就不能采纳魏延之策了。
    正所谓“高回报必然藏着高风险”,魏延当真横扫潼关以西成功了那自然好,可要是失败了呢?全军覆没了呢?
    魏国损失万人,或许只是掉一层皮,动摇不了国本。
    可季汉没了万人,那足以伤筋动骨了。
    诸葛亮作为季汉的最高决策者,自然要从全局出发,先集中力量夺取凉州增加战略纵深再缓图关中。
    这才是高明的战略家思维。
    帅与将的区别在哪里?
    魏延的分兵策略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将只需要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帅则要规划全局,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
    凡事要以稳妥起见,豪赌固然好处大,但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出乎于掌控之中的。
    赵统前世曾在某逼乎观阅过不少讨论关于“子午谷奇谋”的帖子,长期以来网友都对这事喋喋不休,争论不停。
    甚至有网友拿邓艾偷渡阴平来类比,既然邓艾能成,为何觉得魏延就成不了,兵法都说要出奇制胜之类的话语来反驳诸葛亮的战略。
    赵统看到这些,只能是会心一笑。
    在他看来,邓艾所处的环境与季汉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原史上的季汉啥局面?经历了白衣渡江丢荆州,夷陵大败后面临亡国,全依靠诸葛亮以自身超强的内政在短短五年时间将国家起死回生。
    但国本相比同时期的魏,吴已经是弱势一方。
    季汉是经不住任何一场大败的。
    但凡大败一场,都是伤筋动骨。
    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识人不明导致街亭大败,导致二三次北伐的规模声势压根比不了初次。
    后续又休养多载,方才有了四五次的征伐。
    后期的姜维对战曹魏也曾有诸多辉煌,但也因段谷一战的失利而一蹶不振,间接导致了曹魏的反攻丢失了汉中郡被乘胜追击。
    说实在的,邓艾的奇谋偷渡阴平纵然失败了对于曹魏而言也无足轻重,左右不了战局。
    概因钟会的大军已经横扫汉中,攻入巴蜀与姜维相持于剑阁之下。
    可魏延要是奇谋全军覆没了?
    季汉能承担否?
    故而在赵统看来,驳回子午谷奇谋固然有诸葛亮生性谨慎不愿弄险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从大局上考量。
    赵统思绪万千,上首刘备听罢,面上却陷入了难色,随即回应着,“但方才丞相所言子午道崎岖难行,如何能向此地用兵乎?”
    此言吐落,魏延颇为信心满满道,“但请陛下放心,末将既然提出子午奇袭之策,便自然是有把握能够成事的,陛下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