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俘虏与朝争
作者:遥远之矢   明末虎啸最新章节     
    在唤来李长材,李忠文这两个李啸最亲密的谋士,来狮子峰议事大厅商量之前,独坐厅中的李啸,想过两个方案,却都感觉不太合适。【】

    第一个方案,就是把这些俘虏交给山东巡抚朱大典等人。

    李啸不想这么把俘虏交出去,在已与朱大典刘泽清等人交恶的情况下,被朱大典这些人吞没军功的可能性极大,自已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第二个方案,就是留下这些俘虏当苦力,让他们在雄唐所干苦役。

    只是这样做的话,李啸决不甘心,毕竟这些俘虏是难得的战功,如果给朝廷立了战功还要悄悄摭掩不上报的话,这也太憋屈了,这绝不是李啸的风格。

    不多时,李长材与李忠文赶了过来。

    李啸将俘虏的事情对两人简略地说了一遍。然后一脸凝重地对二人说道:“现在如何处理这二千多俘虏,二位先生帮我想个良策。”

    李长材掂须思索良久,然后说道:“大人,在下之意,军功难得,还是要上报方好。”

    “哦,交给朱大典他们么?”

    “非也,可直接交给朝廷。”李长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交给朝廷?这不越级了么?”李啸一脸疑惑。

    “对,就是要越级上交。”李长材掂须笑道。

    “若如此,大违朝廷制度,如何可行?”李啸不明白。

    旁边的李忠文笑了起来,他在一旁c言道:“我懂长材的意思了,是要让李大人你把这次战胜叛军捕获俘虏的军功,直接上报给上次帮我们拿下雄唐所的温大人。”

    李啸瞬间明白了。

    对啊,现在自已已经攀上了温体仁与曹化淳这两棵朝中大树,为什么还一定要通过朱大典才能上报呢?

    况且,现在的自已也不是在登州受朱大典直辖指挥,根本没必要事事都要向其奏明。

    现在朝中都对孔有德突围一事极其关心,估计是这段时间以来,朝政所议的重点话题。现在明军虽已得到残破如洗的登州城。但斩获的叛军着实廖廖无几。如果自已把这2152名俘虏上交,大喜过望的朝廷,必定不会对自已的越级行为太过深究。

    李长材一脸思索状地在一旁补充道:“其实,学生估计。温大人也希望你将偌大军功,直接向他禀报,这样一来,他在皇上的心中,无疑份量更重。对他自已的前程也会更有裨益。”

    “才材说得很对,同知大人,因时趁势,机不可失,立刻向温大人禀报这份军功,当为最好的办法。”李忠文点头说道。

    李啸听完李长材的话语,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知道,在历史上,温体仁就是在今年,取代了周延儒成为首辅。现在自已若能把这份军功让他奏报上去。无疑会极大地增加崇祯对他的好感。从而让他更顺利地登上首辅宝座。

    毕竟,在全国局势一片黯淡的情况下,自已所捕获的是这2152名俘虏,更能显出这份军功的珍贵与重大。

    首级可以冒充,俘虏要冒充却是极难。

    “两位先生说得甚有道理。这样吧,俘虏处理之事,我就按两位之意去办!”李啸断然说道。

    李啸立即安排哨骑甲长方胜领20名哨骑,带上自已的亲笔信,立刻飞马赶赴京城,向礼部尚书温体仁禀报此事。

    当然。李啸还给了温体仁一份厚礼,那就是一箱满满的装着5000两雪花纹银的银箱。

    另外,李啸还有一个2000两雪花纹银的银箱,李啸让方胜悄悄送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曹化淳。

    望着方胜一行人纵马而去。李啸伫望良久,双眼之中,满是期待与不安。

    有谁知道,这俘虏与军功报上去后,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呢?

    七天后,礼部尚书温体仁。在自家客厅中,接见了风尘仆仆的方胜一行人。

    李啸的这封亲笔奏章,温体仁快速读完,随后,一脸欢喜的他,拍着桌子大喊了一个字:“好!”

    跪于地上的方胜,急急c言:“禀尚书大人,李大人说,为防有人贪墨军功,故派我等直接进京禀报尚书大人。李大人斩获353名叛军首级,捕获2152名俘虏,皆是实数。另有毛有顺、毛承福两贼尸首,亦已用石灰硝制,大人可派人查验,实无虚假。”

    温体仁大笑起来,一双y鸷的双眼中,满是喜悦跳荡。他虚扶了一下方胜等人,和气地说道:“各位平身吧。李啸为人,忠直可靠,本官是十分了解的。你们且回去告诉李啸,朝廷不日便会派人下去查验。李啸全军立此大功,朝廷定当重重有赏!”

    方胜等人大喜告退。

    温体仁一手拿着李啸的奏报信件,一手拍着那厚实的5000两银箱,脸上满满都是笑容。

    “你速速去请曹公公来我处议事。”二个时辰之后,心情方平静下来的温体仁,对旁边的一名小厮低声吩咐。

    不一会儿,一脸笑容的曹化淳进入客厅。

    “曹公公,你如此开心,莫非,也是得到了李啸军大捷之消息?”温体仁延请曹化淳入座,微笔着问道。

    “哈哈,咱家刚刚得到了李啸属下的禀报,说那李啸此次海战大获全胜,俘敌甚多。咱家在想,陛下若是得到这消息,该是不胜欢喜矣。”得到了李啸军的捷报,又受了李啸军2000两银子的曹化淳,心情极好,一张微胖的脸上,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

    温体仁感慨道:“李啸确是个将才,现在国事如此不堪,此人却能有这般作为,实不简单。不负老夫当日提拔他的苦心啊。”

    曹化淳敛起笑容,低声说道:“只是,咱家在想,李啸这次禀报军功,可有越级之嫌?”

    温体仁脸上闪过一丝冷笑:“怎么着?还定要让朱大典等无用之将分润军功不成?他们拿了一个残破的登州,却竟没得斩获任何叛军将领!本官极怀疑,朱大典上报的那些首级,不是叛军的,而是斩下死去百姓的头颅来充数!”

    曹化淳点头叹道:“咱家亦甚疑此事。只是天家得了此人奏章,见登州复归大明,顿是喜形于色,对这些疑点,却也未作深究。”

    温体仁轻叹一声道:“此事要查证却也不难,到时审问那些李啸手中的俘虏便可知道。也亏朱大典此人脸皮厚,怯战无用至这般田地,竟然还能在奏章中为自已表功,真真可笑之至。”

    曹化淳复压低声音道:“温大人,你可是要借此事扳那首辅周延儒下来?”

    温体仁冷冷一笑,目光之中满是森寒之色:“天与不取,必获其咎。那朱大典本是周延儒全力举荐,现在朱大典谎报军功,欺瞒皇上,周延儒作为保举之人,安有置身事外之理。本官定要秉公执法,弹劾于他。”

    温体仁言毕,两人皆是会心地一笑。

    随后两人又闲谈了一会,曹化淳起身先行回宫。

    温体仁并未急着出发,却在房间之中来回踱步,将要与崇祯皇帝的对答之词在心中仔细思虑了一番。感觉妥当之后,才携上李啸的禀功信,带着一脸复杂莫测的笑容向奉中殿款步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