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格局小了
作者:穿尽红丝   穿成贫家小可怜,我将全村带旺了最新章节     
    糯米裹挟着饱满弹嫩的五花肉,咸蛋黄被划开时,还微微流沙,一种独特的咸香夹杂而出,几乎将人的馋虫从腹中勾出。
    刘牧云最先尝了口肉。
    煨的糯烂。
    瘦的好咬不塞牙,肥的滑舌满口香。
    又挑了一筷子咸蛋黄,口感粉沙,配着着糯米出奇的合适。
    “好好好,这个真是不错,你这咸鸭蛋腌的好,咸淡适中,难得的是还能做的如此沙绵,既不腥也不夺了肉香,与糯米口感相搭,不愧是招牌。”
    这么一大串的夸奖不带断,孙掌柜听了不由滚了口唾液,强忍着没动。
    宋南絮连着拆了所有口味的粽子,刘牧云尝了肉粽也喜,只是对甜的无感,便让孙掌柜帮着尝。
    孙掌柜早等这句话,刘牧云话音一落,对方刷刷的连着好几口,一脸满足。
    “咸的独特好吃,但是这甜的也不错。“
    宋南絮:“八宝粽里头只是多了点黑米莲子还算精贵些,余下的黄米蜜枣粽,是为了家里脾胃不好的人准备的,黄米养胃吃上一个也不会积食,适合老人孩子。
    刘牧云正喝茶清口,听她想的如此周到,不住的跟着点头,“端阳节一家子聚在一处,重口难调,你倒是全都考虑上了,心思巧又细,很不错。”
    宋南絮得了夸,乖巧的坐到刘牧云身侧,眨巴眼,“那依您看,这礼盒开价多少合适?”
    这里头有半斤腊肉,半斤腊肠,一斤豆干,加上五味粽子各两个,五个鸭蛋,竹篮和绸带等,按散卖这些东西大概值多九百文,加上篮子装饰的绸带,多出一百来文的装饰成本。
    所以她预期的定价是一两半。
    这样除了成本和揽月斋的两成利润,每个篮子她还能赚个六百多文,但咸鸭蛋库存就那么多,礼盒只有二十多份,所以只要在端午前一天和端午当天来兜售,基本上就能全卖出去。
    这么算下来自己也能赚个十四五两的纯利,已经很不错了。
    刘牧云端着茶斋吹了吹浮沫,“三两吧~”
    “三两!?”
    “你也觉得少了?”
    刘牧云放下茶盏, 语气带着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兴奋。
    啊~这!
    还嫌少?
    扣了成本和分成自己都能赚二两一个篮子。
    “那就四两。”
    孙掌柜:“四两不大好听。”
    “说的有理,端午端午,那就五两。”
    宋南絮捏着筷子,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句,把礼盒翻了好几倍,干巴巴的张嘴,“老爷子,这么贵会不会没人买?”
    两个正在讨论的人,齐齐回头,震惊不已。
    刘牧云:“你都挂了我揽月斋的牌,这一大篮子东西还不值个五两?”
    这小丫头还真是不知道自己处在哪个地界呢。
    难道她还要以自己进货价售给其余人?那这个楼干脆拆了算了······
    “宋姑娘,既是礼盒,多数人买了也是送人用,或者是富贵人家才能购起,若是价格太低,旁人就会觉得东西不好,送礼便更拿不出手。”孙掌柜笑着解释。
    赵玉闻言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以往京都的酒楼铺子,哪样东西能便宜?
    若是名声烘托的好,更有一碟酥饼炒到一锭金的。
    看着三人一副均是理所当然的样子,她知道······
    是自己格局小了!
    宋南絮内心一阵汗颜,清了清嗓,“既然老爹说合适,那便按您说的算,利润我再拨您三成。”
    原本没想着揽月斋的招牌如此「值钱」,现在一下涨了这么多,理应在多分些给品牌方,何况赚多了,她良心不安。
    刘牧云闻言皱眉,“说了二八就是二八,哪还有改的,难不成我还靠着你这几十个篮子吃饭不成。”
    格局又小了~~~
    宋南絮被怼了个哑口无言,含泪赚下三两半。
    孙掌柜将人送出来时笑道:“东家惦着你呢,知道你才买了田土要银子使。”
    宋南絮回头看了眼二楼,干干瘦瘦的老头一见自己看过去,立马撇开头。
    心口不一,老傲娇!
    “我心里都知道,承他老人家的情呢。”
    宋南絮笑了声,低头从袖里掏出个纸条递给孙掌柜嘱咐,“这个您帮我传给老爹,我就先走了。”
    她料到刘牧云喜欢咸鸭蛋,所以早早就让赵玉帮忙写了方子。
    人家对自己好,她也不能太吝啬,若是自己给他,他定是不要的。
    ······
    “应该就是在这了。”
    宋南絮指着对面粉墙黛瓦的大府邸,上头漆黑的匾额上写着张宅,底下的朱红如意门紧闭,倒是西边开了个角门,门口有两个小厮垂手站在那里,不时有人进出。
    宋南絮将东西从驴车拎了出来,朝赵玉道:“你在这等我,我快进快出。”
    “嗯,去吧。”
    赵玉纵然担心她一人,却也无奈,毕竟见的是后宅之人,他一个外男就算进去也会被留在二门外。
    守门的小厮见她拎着两手的东西,叠着手笑迎上来,“姑娘找谁?”
    “劳烦小哥传个话,我是给大夫人送阿胶糕的。”
    与其说自己姓甚名谁,倒不如直奔主题。
    一听是送阿胶的,即可就明白了。
    前几日大夫人房里的嬷嬷出来交代过,说是这一阵子会有人来给夫人送阿胶糕,人来了就好生的请进来。
    小厮笑着替宋南絮接过东西,垂手在侧,笑道:“姑娘,这边请。”
    “多谢。”
    一入园中,黑漆木粱与白墙呼应,沿墙根栽种一溜竹子,比起钱家庭院布置显得质朴清雅。
    小厮领着她到垂花门处,便不再往里。
    同门口守门的老嬷嬷交代,等那婆子方去院里回话,小厮则拎着东西笑着陪宋南絮站在一处等。
    不出一会,三个丫鬟从里而出,为首正是上次在张夫人身边贴身伺候的,笑着冲她福了礼,“姑娘来了。”
    “姐姐好。”
    宋南絮见她年纪比自己大,有样学样,客气的还了礼。
    “快随我来,夫人正等着。”
    那丫鬟见她嘴甜,亲热的携过她的手,带着往门内去,身后两个黛色衣裳的小丫头忙上前接了小厮手里的东西紧跟在两人身后。
    宋南絮被她拉着入了垂花门,不由心赞。
    从侧门的抄手游廊上面皆挂芦苇帘子,底下一溜美人靠,凭栏栽种一片芭蕉树,墙壁设雕花漏窗,避外隐内。
    坐在此处就能瞧见隔壁园景错落别致,院中卵石铺地,四角摆着罗汉松盆景,布置的极其雅致,倒像是文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