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她是我的人
作者:狐狸爱葡萄   岁千秋最新章节     
    丞相府的花厅之内,燕煦尧身着藤纹暗色深衣,正代长公主问候祝丞相。
    祝丞相对这个后生晚辈,一如既往地爱重。
    若以官职论,燕小公爷所任的通政使远低于丞相一职,但燕小公爷背后是长公主,即便她暂时失宠,在朝中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祝丞相一生勤恳谨慎,必不会在这些事上落人口实,所以待他不以后辈之礼,而是以主上之礼待之。
    这就导致晚来的祝凌云平白挨了父亲一顿训。
    祝丞相当着小公爷的面儿,训斥儿子:“着布衣,会重客,有失礼仪!”
    祝凌云看看父亲,又看看正在怡然自得饮茶的小公爷,立即明白他此行来意。
    “小公爷恕罪,容我换了衣服再来。”
    “你往日穿布衣惯了的,这我知道,更何况,以我们两的交情,哪里至于要另换衣裳来见。”燕煦尧脸上露出满意的笑,指了指边上的座位,“坐。”
    祝丞相借口要去处理事务,又将周围服侍的人都打发走,留给他二人谈话的空间。
    燕煦尧带着目的来的,所以开门见山道:“你做什么事,也该与我商量一下。”
    这是长辈训晚辈的口吻,听起来极不友善。
    “自然是与小公爷商议的。”祝凌云略疑惑,“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此举便是明晃晃的装傻了。
    燕煦尧压住火气,抬着眼皮望他,“你派人去暗杀一个姑娘,就不怕打草惊蛇?”
    此刻再继续问是什么姑娘就显得是在故意挑衅,祝凌云轻巧一笑,“我当是什么事,一个姑娘而已,杀了也就杀了。我派的人手脚干净,到时候真要查起来,尽可以推给那几个羌人。”
    “你就这么笃定,没有人知道事情是你干的?”燕小公爷问。
    “要是这点儿本事都没有,我还怎么在京城混。”
    他不是笃定,只是不怕。
    凡事都讲究证据,没有证据,仅凭猜测有什么用。
    祝凌云有意缓和谈话间剑拔弩张的氛围,便道:“你也别太动气,那姑娘福大命大,已经逃过一劫。”
    昨日发生的事两人心知肚明,也正是燕小公爷亲自把人救走,祝凌云派出去的那些人才善罢甘休。
    “她是我的人。”
    即便现在不是,以后也一定会是。燕煦尧在心中默然道。
    尽管此前祝凌云已经敏锐地察觉出这一点,并亲自叫人去查过,但话从小公爷口中说出,未免好笑了些。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小殿下和小公爷竟然折在同一个女人身上。
    不过这事,于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称得上天助他也!
    所以他乐得言明态度:“这种事我竟浑然不知,差点儿酿成大错!”
    祝凌云以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继续道:“请小公爷放心,往后我会注意分寸,一定助你心愿达成。”
    燕煦尧懒得理会他的油腔滑调,此番到祝家的目的已达到,也不多做寒暄便离去了。
    祝凌云转头儿去了书房,祝厚忠正等着他。
    没有外人在场,父子间自然随性亲近许多。
    “你以为小公爷此行是为何事?”祝丞相问儿子。
    “那边快动手了,他来无非是敲山震虎,好让我们明白‘君臣’有别。”祝凌云把玩着桌上一只金蟾蜍,“不过他还是心急了些,位置还没坐上去,就迫不及待耍起了威风。”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祝丞相对儿子的话无可非议,“既然他要这排场,我们就给他这排场。”
    说着又从书卷中拿出封密信,“你看看这个。”
    信是从湖广寄来的,没有署名,但祝凌云知道是出自谁手。
    早几年前,父亲就以“非京官大员应多聆听圣训”为由,建议皇上将三品以上非京官每三五年一次的述职,改为每两年一次。
    自此之后,非京官入京,最重要的事不是到皇上跟前述职,而是到丞相府走动。
    当然,他们并不会明目张胆地孝顺,“冰敬”“炭敬”容易引起皇上注意,而永正行,恰好提供了一个极佳处所和由头。
    布政使们自然不会涉赌,但他们的亲信,总免不了有几个好赌的。
    偏这些人,逢赌必输,也只有“输”了才能完成自家大人交待的任务。
    所以也只有在永正行里,才有这副盛况——你能从输光家底的人身上看到发自内心的笑。
    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也正是这一举动,才让他们有机会收到这封密信。
    信上说朝廷并未从湖广运粮,如此便大致可知朝廷对战事的部署。
    大约以兵部的测算来看,只需调动京城及冀州的粮草,便能轻松对付作乱的羌人。
    事情正按着他们预计的方向发展,祝凌云会心一笑,躬身作揖,“父亲必定心事达成!”
    “越是关键时候,越是要戒骄,戒躁。”祝丞相叮嘱完,又叹口气,“快过年了,朝云又在吵嚷着要去买贺礼。”
    每年过年,为示皇恩,太子府必和丞相府互相走动。
    两边都在尽力撮合小殿下和元英县主,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为着女儿的婚事,祝丞相操碎了心。
    真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那丫头成日只想着些男欢女爱之事。”想着父亲对妹妹的宠爱,祝凌云到底没把话说得太过,“她心思简单,小殿下并非良配。”
    “你母亲走得早,没人教她这些。之初那孩子我瞧着不错,她若执意想嫁,也不是不能够……”
    晏之初是个桀骜之人,将来有一日,若是失去贵胄身份,也不可能屈居旁人屋檐之下。
    祝凌云虽这么想,但不愿扫了父亲的兴,只沉默不语。
    祝丞相不知是想起亡妻,还是想起什么别的事,兀自出神感慨了好一会儿。
    后来回过神又劝道:“你妹妹也不知还能在家里待几年,你这个当哥哥的,该多关心关心她,别叫她一见了你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
    “是。”
    祝凌云从书房出来,立即叫人备了个礼单,上头尽是奇珍异宝,这丫头想挑个好礼物送给心上人,他当哥哥的,只能尽量成全妹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