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走马上任
作者:玉米扒舞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此次北上,二月底的天,还有些冷,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
    总共八辆马车,其中两辆用来装箱笼,其他三辆分别做着自家的家眷。剩下的只是此次护卫的衣服被褥以及路上吃的粮食。
    自己家里虽然分别,但好歹还有画像可解相思之情,但然媳妇那里,李景行当然没有忘记。
    一张林老太太的小像,和两人依偎在一起的画像,一张给了自己媳妇,一张给了林家祖母。
    两人看到画像心中都宽慰不已,自己上辈子的手艺,也就只能体现出这点价值了。
    本来官场上的老人觉得此次陛下把李景行外放到边城,谁都知道边城之地土地贫瘠,物产不丰。
    更重要的是边城虽然只是一个城,但是面积可是比一个郡还要大,一个州的人,基本上都聚集在边城。
    而且官职越大,所处的位置反而在第一线,而边城也就是疆洲的第一道防御。
    更何况还经常有匪寇突厥骚扰周边百姓,想要在这种地方做出政绩无予已难于登天。
    可见,这惊才绝艳的李景行,想要再回京城,怕是希望不大。
    可是当看到皇上竟然把最厉害的轩辕军都拨了一个队给到李大人。
    可想而知对方心底到底是有多看重此人,有眼睛看都知道,这人可是皇上与太子心尖尖上的人。
    一行车队出了北城门之后,速度就快上了一些,毕竟是官道,现在这个时节出行的人也少。
    不过李景行,还是给他爹娘和媳妇的屁股下面垫了很多棉花垫子。
    虽然一路上也不怎么颠簸,但是坐久了还是会麻,因为血脉流通不畅,导致的麻痹也是十分难受。
    轩辕军的将领姓吴 ,这次他们这一队奉命保护李大人走马上任,所以一路上除了安全的问题全部都听李大人差遣。
    好在对方一家人都挺好伺候,没有走两步就停下来歇歇。
    这次李景行也是公差,所以都是去做免费的驿站。
    刚来到第一个休息的驿站,李景行就小心的把自家媳妇扶下马车。
    又去旁边的马车把自家爹娘也扶下来,爹娘现在也已经四十多岁了,两边的鬓发中也出现了缕缕的白丝。
    “爹娘,你们身体还受得住吗?可要多休息两日。”
    李景行是真的一脸担忧,人家都说父母在不远行,现在好了,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去哪里,就要麻烦自家父母跟着一块奔波。
    “吴大人麻烦你带着兄弟们下去好好休整,让大家都休息好一些。本官要照料家人,难免疏忽了各位还请见谅。”
    李景行的话让人听着十分舒服,起码吴经宏是听的十分舒心。
    “李大人客气了,我等竟然被皇上派来保护李大人。那一切都听李大人做主,底下的兄弟们李大人不用担心。有事直接吩咐就好。”
    吃完饭回到房间,李景行就拉着林雪柔坐在床上。开始给自家媳妇揉一揉酸痛的腰肢。
    “夫君我还不累,要不你躺下来我给你揉一揉。”
    李景行看到一跃跃欲试的林雪柔,也不拒绝。
    就是自家媳妇也满十八了,是不是代表他可以?
    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一路上颠沛流离,身体不舒服还是很难受的。还是等到了边城稳定一些再说。
    边城其实有一个知州,不过已经年迈,再加上周边宵小骚扰,烦不胜烦。前年就已经递了折子给到皇上,想要调任或者告老还乡。
    所以那边的的那位老知州还在等着李景行去跟他交接。
    可不是吗,黄知洲现在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就在等着前来赴任之人。
    这里土地贫瘠,风沙又大,加上周围小国的骚扰,他年纪已经大了,早就没有精力再继续来处理这些事情。
    更何况这里是真的不适合颐养天年,在收到皇上圣旨,已经派人前来赴任的时候,黄林旭真是要感动的泪流满面。
    毕竟能来这里上任的人,一定是在黄帝心中比较重要的人物。
    这个是踏入他们国家的第一道路口,没一点能耐皇上也不会安排人到这里来。
    就是不知道这人是自愿的还是,被坑了才到这里来走马上任。
    毕竟要是其他人听到这个名字早就已经吓得不行。
    反正现在黄林旭是真心高兴,老早就叫自己家人准备好行李,到时候等到新的知州上任,他们就抓紧赶路回到老家。
    在这里吹了三十几年的沙子,他可太想念他老家那种江南水乡。只有那里才是养老的好去处。
    李景行这边也是一路顺利,毕竟没有哪个山匪如此不长眼敢打劫军队。
    瞧瞧那轩辕军的气势,百米开外就能吓得那群匪徒屁滚尿流。
    期间也不免有一些本地的官员上前来巴结,好歹李景行也是五品官员,从六品的修撰,到从五品的侍讲。
    现在更是正五品的知州,一洲知州是地方行政机构州的长官,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包括教化百姓、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奉行法令、考察属员、赈济灾伤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
    这算是能在外做到最高的官职了,属于天花板级别的职位。
    身为知州,比他稍微低一级的就是同知和通判。都是辅佐他这个知府处理各种事务的算是一个州的二把手。
    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好相处,希望不要是那种刺头,不然他就真要搞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但是如果大家都十分配合,那还是可以发展发展同僚爱的。本来上班就够苦了,再遇到几个不合群的人,更是过不下去。
    可以说一行人的速度也不慢,可这可是边城,没有一个城池会比这里更加遥远。
    足足两个月半,都快三个月了,从繁华的京城出发,渐行渐远,眼前的景象逐渐发生了变化。
    灯火通明,繁华热闹被抛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广阔的荒野。
    道路两旁的树木逐渐稀疏,直至消失不见,只剩下干枯的树枝在风中摇曳。
    土地变得干燥而贫瘠,沙石裸露在外,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呈现出一片苍凉的灰褐色,没有一丝生气。天空中飘荡着淡淡的尘土,阳光也变得黯淡无光。
    路边偶尔出现的几座破旧的房屋,门窗紧闭,仿佛被时间遗忘。这里就已经正式的进入了边城地带。
    要想把这个地方治理的有些成果,也不知道三年的时间到底够不够。
    沙地贫瘠,不能种植谷物,那就搞点适合种的过来。小国突厥冒犯,那就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
    看看谁时间多,精力盛,反正他年轻,他有的是精力跟他们慢慢玩。
    等到他们一大群人马往城门路口那边前进,老远看去就看到一大群密密麻麻的人影在城门口等候。
    只见一品六品官员斜着一众七品知县上前恭迎李景行。
    林雪柔为他整了整衣衫,马车早已停下,李景行该有的派头还是要摆的。
    跟他以后的同僚都友好的问候了一通,最后才跟老知州开始寒暄起来。
    大家彼此相见。第一眼印象都还不错,毕竟都还不知道对方的秉性,就算是有什么坏毛病。今日也不敢表现出来。
    “李知州真是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可见十分得圣心,才能让当今陛下派轩辕军伴在左右。”
    “对呀,李知府大人,一路赶来一定是辛苦啦,下官以为知府大人置办上了一桌饭菜,接风洗尘。还请李大人晚上有空赏脸一聚。”
    说话的一人是通判周峻纬,长得倒是十分魁梧有利面容阳刚,说话也是客套的不行。
    另一人就是同知赵志豪,看面容有些年年迈,眼神倒是十分明亮。
    不过他的前任上官都还未走,他们这些人就如此与他亲近,合适吗?
    李景行哪里知道?人家老知州才不在乎这些。现在只想赶紧跟李景行交接一番拍马走人。
    至于接风洗尘,这可是该有的仪式,无论是谁都没有话说,也是李景行能大概对治下所有的官员留下第一印象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