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奔赴死亡
作者:秋墨白   拥云入怀最新章节     
    回到自己的房间,叶行云边走至床旁边摘下手腕上的手表。
    随手扔在床头柜上。
    衣服上一点轻微的酒味一直在叶行云鼻尖若有若无地萦绕。
    叶行云皱着眉,忍不住扯开衣服上的扣子。
    兜里的手机响了一声。
    叶行云没理,将衣服脱下,丢进房间的脏衣篓里,露出精瘦的身体。
    从兜里摸出手机。
    【许半山:二少事情办好了,夫人没发现。】
    看了一眼,随意将手机往床上一扔。
    叶行云转身进了浴室。
    不一会儿,浴室传来哗哗啦啦的水声。
    ……
    剩下的几天假期孟允和赵立宵再加上一个不请自来的何嘉与在泽清玩了一圈。
    尤其是这两年新开的一些店、景点,还有网红打卡点都逛了一遍,每天早出晚归的,孟允的睡眠质量出奇地好。
    这最后一天的晚饭是在赵立宵家吃的,这次是赵父下的厨。
    一样的一桌人,唯一变了的是桌上的菜,和带围裙的人。
    “爸,你就打算这么吃饭啊?”赵立宵打量了一眼赵父,差点没笑出声。
    赵父赵母平时都忙,但赵父比赵母更忙,平时不怎么下厨,穿着总是儒雅的,哪像现在,衬衫袖子挽到了手肘,外面穿着一条围裙就准备坐下。
    赵父的目光下意识去找寻赵母。
    赵父平时穿好衣服从来不照镜子,都是赵母帮他看哪里不对劲,然后给他理衣服,因此当意识到自己穿着不对时,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是落在赵母身上。
    赵母一看他就笑了。
    “你看看你,围裙都忘摘了。”说着,赵母伸手准备帮他解下围裙。
    赵母一抬手,赵父就知道她要干什么,自然地转过身。
    赵母去厨房放了一趟围裙回来,一桌人已经坐下了,就等她了。
    赵母赶紧坐下。
    桌上筷子交错。
    “叔叔,没想到您还会做饭呀。”孟允尝了一口红烧排骨,味道出乎意料地好。
    之前每次来找赵立宵在厨房看到的永远是赵母的身影,而赵父在她的印象里身上总是穿着洁白的衬衫,带着眼镜,十分儒雅的模样。
    没想到还会下厨,菜还做得那么好吃。
    “以前宵宵的爷爷是开饭店的,身为饭店少爷怎么不会做饭呢。”赵母笑着调侃,看着赵父的眼却柔和的,似有星河在里面流转。
    赵立宵惊讶,“爷爷还会做饭啊?!”
    赵立宵从出生就没见过她爷爷,听说父母说很早就去世了,让她别在奶奶面前提。
    小时候不懂事,见幼儿园的小朋友家的爷爷每次来接她还给她带小零食,有时候是有时候是糖葫芦,还能骑在爷爷的脖子上,小赵立宵可羡慕了。
    小孩子才没那多顾虑,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问,小赵立宵完全忘了母亲的叮嘱,出了幼儿园就问奶奶为什么她没有爷爷。
    那时的奶奶愣了一下,本来矮矮小小的老太太好像更加矮小了,一向用笑脸对着孙女的奶奶似乎不会笑了,浑浊的眼球被浓浓的悲切和回忆所掩盖。
    小孩忘性大,转眼小赵立宵就忘了自己的话。
    可奶奶不一样。
    她带上自己的老花镜,坐在房间里,翻着自己的宝贝相册一遍,一遍,又一遍。
    才短短几天,整个人就消瘦了许多。
    “我没和你说过吗?”赵母似是疑惑。
    “没有。”赵立宵摇摇头。
    “让你爸讲吧,正好听故事。”赵母手肘抵了抵赵父的手臂。
    赵父一抬眸就对上三个小辈好奇的眼神,一乐。
    “那就讲讲,上个世纪的时代想必你们也知道……”
    那个时代,封建陋习依然存在于乡下的小村子,童养媳这种陋习屡禁不止,而赵奶奶就是赵爷爷家花了两块钱买来的童养媳。
    所以赵奶奶从小就和赵爷爷生活在一起,后来赵爷爷去镇上的饭店当学徒,每隔三天无论多晚都要回去看看他的小童养媳,即使第二天就要上班,即使走路来回要花上五六个小时也风雨无阻。
    赵爷爷在做饭这件事上有点天赋,很快就能单独做一些简单的饭菜,薪酬也多了一起来,这在村人眼中已经算是很有出息的了。
    这时就有人将主意打到父亲身上,想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便找了赵爷爷的父母也就是赵父的爷爷奶奶商量,赵奶奶知道后很伤心但她也知道这件事上她是唯一没有话语权的人。
    赵爷爷知道这件事后连夜请假回家,将赵奶奶带到了镇上,租了一个小房子。
    赵爷爷在饭店为别人做饭,回到小家赵奶奶便为忙碌了一天的赵爷爷做饭。
    明明赵爷爷做的饭更好吃,但他总夸赵奶奶做的饭最好吃。
    这一吃就是几十年,即使后来赵爷爷自己开了饭店他还是一如既往吃着赵奶奶做的饭,夸着赵奶奶做的饭好吃。
    那个年代日子虽然苦但也平淡有盼头,生下赵父后,他们一家三口就守着家里的小饭店生活着。
    许是开饭店打交道的人多了,赵爷爷赵奶奶不识字也知道了孩子不能不读书,他们不求赵父能在读书上有多大出息,只是为了明智懂礼。
    所以赵父的上学时光总是轻松的。
    大概连老天也觉得这样的日子在那个年代太过顺遂了,在赵父上大学的第二年,赵爷爷被检查出癌症。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赵父在短时间内被迫成长,忙前忙后地交医药费,带着赵爷爷做检查。
    赵奶奶看着十分乐观,每天去医院陪着赵爷爷,给他做饭和他讲听来的趣事似乎并不担心赵爷爷的病情。
    可赵父知道赵爷爷每天晚上在房间呆坐抹眼泪,哭完擦干眼泪又走出来做饭,去找邻居打听有什么好笑的事,准备去医院说给赵爷爷听。
    从前是赵爷爷陪着赵奶奶长大,现在是赵奶奶陪着赵爷爷奔赴死亡。
    在赵奶奶细心的照顾下本来被医生断言只剩下一年时间不到的赵爷爷活了一年半。
    就当赵奶奶以为赵爷爷还能再坚持坚持争取等她一起的时候,医院突然通知赵爷爷病情恶化人要不行了。
    赵父和赵奶奶连夜赶往医院,身体向来不错的赵奶奶竟然在路上腿软地走不动路,赵奶奶急得直哭,还是赵父背着赵奶奶一路赶到医院。
    到医院后赵奶奶停在赵爷爷的病房外不肯进去,赵爷爷从病房到进入手术室一直没见到赵奶奶。
    赵爷爷最后没抢救过来,死在了手术台上。